1)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一样的高教机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难怪在场之人会如此惊诧,实在是帷幕后面的那架飞机实在是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粗大的机鼻显得极为厚重,给人一种踏实的稳重感;随之向上便是高高的流行性气泡座舱,视野开阔可操作性强。

  驾驶舱两侧便是宽大的机翼,不同于传统高级教练机那般的传统梯形后略翼,眼前的飞机机翼略显复杂,由驾驶舱下端开始是两条极具力量美的边条翼,由此延伸是一双后掠三角翼,进而在中间处有个前略角,再次形成一对小巧的三角翼。

  如此便形成了边条翼加双三角翼的别样组合,配合着好似融为一体的机身,整架飞机从正面看上去就如同张开翅膀的大鹏鸟,似乎只要闪动翅膀就能翱翔天际。

  当然如果仅于此,马列舍夫斯基和默林茨这些专业人士或许会惊讶,但绝不会震惊,令他们无法控制情绪的是,飞机的机翼并非只是翼型考究,双三角翼上配备的前后襟翼、副翼同样令人惊叹。

  机翼两侧的前缘副翼尚且不论,机翼后部除了传统的副翼外,还有一堆富勒式襟翼,配合上翘的扰流板,这一对机翼的先进性立刻便凸显出来。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马列舍夫斯基和默林茨等人可不仅仅是看这对漂亮的机翼如何的威武和霸气,而是通过这一对机翼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眼前这架歼教7Max的基本性能。

  一个词:优秀。

  其他不论,边条翼加双三角翼的布局,令歼教7Max中低空的盘旋以及小半径转弯性能不亚于F—16A或米格—29A这类早期的第三代战斗机,如果发动机给力的话,在爬升速度或中低数缠斗机动或许还要优于那些早期的三代机。

  至于速度上就更没的说,边条翼加双三角翼的布局在赋予歼教7Max优异的中低空性能外,在超音速方面同样十分强悍,当然介于双三角翼独特的结构,有增大阻力的弊端,导致歼教7Max的最大飞行速度很难超过2马赫。

  最多也就是马赫左右,可问题是歼教7Max不过是一款高级教练机,马赫的最大速度已经秒杀一票早期高级教练机,更何况三代机的作战遐想也不是以高空高速见长,因此马赫的速度不但足够,甚至在某些弱小国家中完全可以当做主力作战飞机使用。

  而这仅仅是这对机翼赋予歼教7Max优异性能的一部分。

  除了边条翼加双三角翼的布局外,机翼上的襟翼、副翼、扰流板等等结构在增强歼教7Max机动性的同时,还赋予该机一个无与伦比的能力,那便是出色的短距起降能力。

  要知道无论是富勒式襟翼还是机翼扰流板都是大型客机上的机构,起作用便是起飞时增加升力,降落时缩短降落距离。

  起飞重量数百吨的大家伙靠着这套机构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