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五章 世界一流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来视察的首长们知道腾飞集团在业界是拔尖儿的,但却没想到拔尖儿到这种地步,要知道这些首长们并非只会研究战略战术,指挥打仗,不少都是有专业工程师背景的,甚至有几位在五六十年代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航空航天研究所深造过的。

  属于妥妥的技术型领导。

  所以他们很清楚刘纯介绍的NB—800电话数控机床的价值,没办法,实在是因为这类特种加工机床在航天航空领域太过重要。

  以至于在某些方面,高精度的多轴数控机床都没办法做到的事情,电火花数控机床却能轻松完成。

  就比如说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内孔的精加工,传统的工艺需要镗床、铣床、车床、磨床等数个机床轮番上一遍不算,中间还需要做几个热处理巩固材料。

  等多轴联动机床出现后,复杂的多机床联合加工不用了,一台加工中心即可完成,然后一遍热处理,低压涡轮内孔的精加工就算是完成了。

  可这就算真的完美吗?

  显然不是,这主要是因为航空发动机的低压涡轮内孔轴孔长,壁薄,两侧孔小,中间孔大,内壁中还有复杂弧线,且属于航空发动机重要的承力结构,不但要求加工精度极高,而且不能在加工过程中让部件产生应力变形。

  多轴加工中心的精度是没得说,可由于其加工方式是利用机械刀具对部件本身硬碰硬的机械冷加工,应力变形无法避免,这也是为什么在加工后还需要一道关键的热处理,主要的就是为了消除部件的应力变形,不然装进航空发动机内,寿命短到是其次,弄不好内部扭断造成发动机停车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电火花数控机床就没有这方面桎梏,这主要是因为这类机床不是真正的接触加工,而是利用工具与工件产生的脉冲型放电进行的非接触型加工,因此对部件儿不会产生应力和变形。

  至于传统机加工容易造成的显微裂纹就更不可能了,最多是形成一个浅浅的电热白层,有多浅?

  不过毫米!

  这个厚度在一般部件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就算要求高的部件也可以通过特殊手段轻松处理掉。

  换句话说利用电火花数控设备加工的航空部件儿不但精度高,材料范围广,加工后只需简单处理就可直接封装出厂,较之传统机械加工少了一步热处理。

  这是什么?

  精简工艺,提高效率!

  就为这八个字,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都会疯狂,要知道热处理是个即吃技术,又烧钱的工艺,稍微控制不好,一炉子的部件儿就可能全部报废,能少这么一项工序简直对任何制造业起来说都是福音。

  所以国外航空制造强国从七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在普及电火花数控技术,尤其是美国,一直在这方面走在前列,欧洲差了些,不过通过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