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见李斯特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

  麦道工程师这边话音刚落,还没等翻译回话,站在福斯身后,一直沉默寡言的助手忽然开口,麦道工程师闻言转眼看向身后那位身材瘦高,棱角分明的帅气脸庞上带着几分沧桑的助手:“你怎么知道?”

  那位助手没有意外的笑了笑,在灯光的阴影里显得格外的平和而又自然。

  ……

  “唉~~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咱们什么时候也能造这么大飞机呀。”

  站在高耸的DC—10机尾下方,看着脚手架上几位忙碌的美国工程师,就着飞机受损情况扯了一番闲篇儿之后,林光华忽然叹了口气,抬头看着那高高在上的飞机,仿佛是在看高不可攀的天梯一样,没来由的有些失落。

  一旁的刘纯本来嘻嘻哈哈的说得正热闹,听了林光华的话,也不禁收起笑容,目光复杂的看着眼前的DC—10:“不得不说,人家美国的飞机在维护性上做得的确是好,不知道你们刚才注意到没有,他们在拆卸APU辅助动力装置时,一共才用了两个人,搬动了四个固定卡锁和六个紧固螺栓,而且内部还设置了可伸缩的支撑架,不需太大的力气就能把APU辅助动力装置给拆下来。”

  说着收回目光,有些惭愧的继续说道:“相比之下,咱们在这方面还差得有些远,至少在细节上没有美国人处理的那么好。”

  “可维护性这类细节是经验的积累,只要有时间,早晚都能掌握,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却不是光有经验就行的。”

  刘纯这边话音刚落,钱强便盯着垂直尾翼下方那台巨大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出神的说着:“这方面我们跟人家美国至少有三十年的差距,咱们的几款小发动机跟人一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钱强的话太过真实,也过于残酷,以至于刚说出口,刚才还指点江山的众人顿时陷入了集体沉默,不管麦道的DC—10口碑如何,性能又怎样,一百多吨的自重,两百多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就摆在那儿呢。

  与之相比,腾飞航空总公司最能拿得出手的高原鹰系列,在DC—10面前连个弟弟都算不上。

  要知道DC—10可是60年代立项,七十年初批量生产,距今已经将近二十年,在美国和西方世界已经属于过气机型,但在国内依旧是可以碾压众生的存在,美国二十年前的产品都能碾压国内一切,现在的产品又会是怎样的状态?林光华等人都不敢想,因为越想越有种绝望的压抑感。

  “既然能看到天上的目标,那就往上冲就是了。”就在众人神情低落的时候,庄建业却双手抱胸说了句很不合时宜的话,林光华等人立刻诧异的看着庄建业,心说你老庄心得有多大,这么大的差距,您老人家看不到吗?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