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八章 颠覆想象的性能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良好。

  所以这种材料被用在燃烧室、涡轮盘、涡轮导向片和传动轴,正是碳化硅纤维增强的钛基材料的大量应用,我们的D—50虽然被拓展到三米长,但总体质量被控制在857公斤的原因。

  但这并不说明我们的D—50的性能跟不上,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大量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加上配有冷却系统的镍基合金涡轮叶片,我们的改进后的HX—4—1型核心机涡轮前温度由之前的1000K,提高到了现在的1350K。”

  “就是从727摄氏度提高到1077摄氏度。”钱强在一旁补充道。

  “整整提高了300摄氏度!”这下不止是李放,连宋长征也忍不住惊呼。

  庄建业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点头:“这已经是HX—4—1型核心机的极限了,下一步我们准备在HX—4—1型核心机基础上,整合现有的先进材料,研发循环功率为6兆瓦,进气量为11,涡轮前总温度为1600K到1650K,也就是1327摄氏度到1377摄氏度。

  目前的型号名称暂定为HX—11—6型核心机;另一方面就是以D—50为基础继续深挖其潜力,争取推出包括涡轮螺旋桨、涡轮风扇以及发电用燃气动力装置,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还是得先解决D—50的可靠性问题,毕竟现在的D—50大修间隔时间有些短,较之国外同类产品差距比较明显。”

  一番话听得三人是目瞪口呆,赵主任自不必说,此刻脑袋还放着迷糊,把话头交给庄建业,不是应该谈碳纤维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嘛?怎么说着说着话题就歪了?拐到了D—50身上?

  相较于赵主任迷糊的诧异,李放和宋长征是真的被惊到了,虽然海军同样渴望潜射导弹,但潜射导弹的主体就不是海军主导,而是赵主任的航天部门通盘把握,所以海军渴望归渴望却只能被动的等着。

  相比之下,海军航空力量才是两人关注的重点,毕竟从二战到现在,想去的制海权就必须先取得制空权。

  因此海军航空力量的强弱决定了海军战斗力的高低,而航空发动机又是海军航空力量不可或缺的核心,自然引起两人的关注。

  可也正因为如此,李放和宋长征被庄建业说的那叫一个目瞪口呆,涡轮前温度居然达到了1077摄氏度。

  同级别的涡桨—6才多少?不过才792摄氏度。

  整整高出了285摄氏度。

  这说明什么?D—50还有潜力可挖。

  因为792摄氏度的涡桨—6就已经达到了三千千瓦的级别,提高285摄氏度的D—50绝对不止这点水平,要知道航空发动机想提高功率就是提高涡轮前温度,每提高100摄氏度,功率就会提升20%,D—50较之涡桨—6提高了285摄氏度,功率应该提高近60%才对。

  换句话说如今这个模式的D—50只是因为涡桨体制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如果换成大涵道比涡扇,或者小涵道比涡扇加力,效果立马就会显现出来。

  按如今的涡轮前温度还换算,转成这两种发动机的D—50将会有4吨到6吨的推力。

  这个数据可不得了,要知道现如今歼7上的涡喷发动机也就是这个水平,但这只是纸面上的,实际应用远远达不到,如果腾飞航空总公司的D—50能够改成小涵道比涡扇加力的话,歼7会不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呢?

  李放和宋长征在脑海里不断的遐想着,便在这时庄建业说出最关键的缺陷,可靠性问题,遐想的两人心里立马咯噔一下,李放立马开口问:“那你们的D—50如今的大修间隔是多少?”

  庄建业没说话,而是看向钱强,钱强则无奈的叹了口气,失落道:“刚刚满1860个小时。”

  此话一出差点没把李放弄了一个踉跄,急急的叫道:“这么高的大修间隔,还叫可靠性差?”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