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之有道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是做好往河里跳的准备,可其他配套部门却没有,确切的说是不敢。

  这要放在十几年后,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根本就不用这么麻烦,自己成立个金融机构,联系好固定的银行,签一份资金交易协议就成。

  但在八十年代国内金融系统封闭而又保守,银行除了存取款和基本的现金汇兑之外,连一般性的贷款卡都很严格。

  你说你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产品能够行销全世界,谁信呀?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的产品能卖出去,就你们一家企业做试点,数量少不说,首付分期的模式银行方面也觉得吃亏。

  凭什么你们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的货款还要银行垫付?然后你们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拿着钱吃香的喝辣的,银行这边就得苦哈哈的追着别人屁股要债,问题是欠债的是国内的也行,人脉背景银行也不差,费点劲也能要回来,问题是你们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种业务只做给外国人,银行国内的债都弄不明白,哪有功夫去搞国外去?

  说来说去,还是国内银行的经营思路没有转过来,不过这也不能全怪银行,到了1987年的时候,国内三角债的弊端已经初步显现,虽然还没有大规模爆发,但呆账坏账的比例在极具攀升,银行回款能力在快速下降,所以对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这种创新性的金融辅助不感冒也很正常,谁也不敢保准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就一直牛逼下去,更不可能保证这种模式就会不产生新的三角债。

  总而言之一句话,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想玩儿自己玩儿去。

  如此一来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拿着好不容易批下来的试点文件就有些尴尬了,没有银行兜底,怎么玩儿金融辅助销售?

  关键时刻还是总部首长出面帮着协调,没办法,谁让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是他老人家圈的航空航天融合的改革试点呢。

  如果因为这点儿事迈步过去趴下来,一来他老人家的脸不好看,这二来也影响后续的机构改革,毕竟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融合航空航天业务的试点经验非常重要。

  所以看着大言不惭跑到京城求上门的庄建业,总部首长除了骂一声这个叫庄建业的太不要脸外,也只能学着庄建业的不要脸劲儿找了自己在番禺省的老战友,总算为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搭上一家4月份才在特区成立的新银行——招商银行。

  尽管是个特区成立的新银行,旨在为特区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在总部首长的牵线搭桥下,与其建立联姻关系时,招商银行连办公场所都还没确定,整个银行上上下下连个像样的营业点都没有。

  可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二话不说就向招商银行注资四千万,占股12.6%。

  之所以这么利索,原因很简单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