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JNB—17C高级教练\战斗机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的这架JNB—17C相较于基准型的歼教—7MAX完全是脱胎换骨。

  更加粗壮、硕大的机鼻整流罩,不但能够容纳直径更大的对空搜索雷达,即便是日后升级,也会拥有更大空间。

  之后一体化的驾驶舱座舱盖,更加平顺且流畅,最关键的是集成在飞行员顶部的如同魔鬼印记的装置,更是座舱救生领域的翘楚。

  因为类似的实际,只出现在美国正在试飞的F—35系列战斗机上面出现过。

  那是一体化的座舱破裂、弹射装置。

  与传统的作战飞机救生装置那种先炸开座舱盖儿,然后弹射座椅在启动不同,这种一体化的飞行员救生装置炸开座舱和弹射几乎是同一时间,且不会因为座舱盖的碎片而伤害飞行员分毫。

  除了座舱盖炸裂后碎屑飞溅的方向是经过严格计算外,最关键的是座舱盖的材料使用特殊的透光复合材料制作的,不但整体的强度大,而且还具有防紫外、防辐射、防红外的功能功效。

  甚至是可以屏蔽雷达波的探测。

  当然,最关键的是这种材料碎裂后强度会迅速下降,即便是飞行员的身体被触碰到,也不会产生致命伤。

  其他不论,光这一项就已经世界先进水平……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世界领先水平。

  关键是,眼前的JNB—17C可不止是一体化救生系统,在其座舱下方,是连条宽厚、细长的边条翼,有些类似F—18,但更像是F—16,不过说成是介于两者之间更为合适。

  而随着边条翼的延伸,则是一对常规布局的机翼。

  整体上相较于歼教—7MAX冲击力和复杂性要差了许多,但在场之人,尤其是汉密尔顿和费萨尔这样的资深人士却知道,飞机,特别是战斗机最优的设计便是在复杂的体制内做减法。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三代机还是四代机,整体的气动布局是越来越简洁和平顺,没有说越先进就要搞得越复杂。

  正因为如此JNB—17C采用这种常规以及布局,不但不是什么败笔,在资深人士看来这才是JNB—17C最大的亮点。

  特别是机翼上长、短结合的前缘襟翼,机翼后缘一对儿副翼相配合,不但可以令JNB—17C拥有极佳的起降性能,而且还具备一定程度的短距起降能力。

  更关键的是其机动性,必然是同类型机型当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高亚音速状态下的缠斗,JNB—17C绝对能成为不少二代机,甚至是三代机的噩梦。

  不过,无论是汉密尔顿还是费萨尔,都不知道的是,对于JNB—17C这类以高级教练机为卖点的多用途轻型战斗机来说,一条前缘机翼就够了,问题是中国腾飞在国内军机领域不是专职研制舰载战斗机的嘛。

  而舰载战斗机最大的特点便是机翼可折叠,正因为如此,无论多完整的前缘机翼还是后缘副翼全都得一分为二。

  既然如此,中国腾飞也就把自己的成熟技术发挥到极致,在JNB—17C的副翼和襟翼也来个一开二。

  万一哪一天海军需要高级教练机上舰,JNB—17C改吧改吧就能用。

  当然了,就算此时的汉密尔顿和费萨尔知道了JNB—17C襟翼一开二的真相,也不会腾出功夫去想,因为他们此刻的目光全都聚焦到JNB—17C两对边条翼下方的进气道上,尤其是那略带锥形型的流线型鼓包,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因为这对蚌式进气道着实是平生第一次见到……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