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座以上的大飞机,就是中国以全国之力也不可能,哪怕在给他们20年甚至30年都没有希望……”

  话音未落,石军舒服的靠在温泉池边,双肩随意的耸了耸:“更何况,20年、30年之后那个东方某大国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一个趴在国家身体上的寄生虫还能活多久?所以产业资本的担心完全是无稽之谈,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说就是杞人忧天,完全自己吓唬自己,当然不排除他们想让国会最佳补贴而营造的噱头,但不管怎样,我对他们的观点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腾飞,更不了解中国航空工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腾飞的TRJ—500/700型支线客机水平很不不错,我在产业界的朋友说过,这种支线客机稍加改动就可以变成更大、更远的干线客机。”李斯特抛出另一个更加尖锐的问题。

  对此石军只是笑了笑继续反问:“那您知道TRJ—500/700型支线客机是怎么来的吗?”

  “不是中国腾飞自己造的?”

  “如果是自己造的,那我会由衷的表示祝贺,毕竟我曾在腾飞系的前身永宏机械厂干了十二年,多少是有些感情的,然而让我可耻的是这两个机型根本就不是中国腾飞的研制的,而是他们借助代工巴西的ERJ—140\145系列支线客机的机会,仿制抄袭的产品。”

  说这话时,石军一脸的悲愤,然后端起手掌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细数起来:“波音的支线客机研制周期平均是8年,空客因为用成熟机型缩短所以平均周期比较短,那也有5年,巴西和加拿大则要更长分别是12年和15年,可李斯特先生,你知道中国腾飞研制TRJ—500/700型支线客机的周期是多少?”

  “多少?”李斯特好奇的问。

  “五年!跟空客一样的五年!”石军脱口而出:“一个之前连民用航空器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的企业竟然能在五年内完成一款复杂的支线客机的研制和生产,李斯特先生您信吗?”

  这次李斯特没说话,但却摇了摇头。

  石军则继续说道:“我也不信,所以我就调查了一下,结果发现,中国腾飞研制TRJ—500/700型支线客机的时候,正好是他们与巴西航空工业集团合作期间,当时巴西方面向中国腾飞提供了全套的ERJ—140\145系列支线客机生产技术、配套模具和用于制造的关键设备,一下子让中国腾飞的能力提升了一大截……”

  话音未落,石军便惋惜的叹息了一声:“结果单纯的巴西人却发现,他们给予中国腾飞的诸多好处最后都成为被反噬的筹码,好在巴西方面反应及时,终止了合作,不然最起码也要被庄建业连皮带骨的撕一块肉!”

  听了石军最后一句话,李斯特不禁回想起当初庄建业如何戏耍H公司的往事,不禁打了个哆嗦,意味深长的点点头:“没错,这就是庄建业那个混蛋的风格,永远不知道感恩!”

  “所以我才主张对中国腾飞封锁先进设备和技术,如此不用我们做什么,不出五年腾飞这个名字就会在这个星球上成为历史!”石军见李斯特点头不失时机的把自己扬名立万的观点再次抛出。

  李斯特沉吟一下,便缓缓颔首:“你的说法很正确,史德瑞先生……”说着抬起眼看向石军:“这样,你最好把今天跟我说的话形成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报告,以便我作为重要的投资依据,让国内那些满脑子肌肉的产业大老粗们闭嘴!”

  话音即落,李斯特便长身而起,带起一阵水花,随即迈步走出温泉屋,早已等候多时的日本美女赶紧上前搀扶着李斯特去到另一侧高级别墅区休息去了。

  石军见李斯特搂着美女去享受了,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伸手拿起自己的手机,点开短信功能快速的用中文发了一条信息。

  与此同时刚刚开完会的庄建业内衬口袋那台只联系家人的手机震了一下,庄建业赶紧拿出来点开一看,一个名为“石头”的联系人发来一条短信,内容荒诞而又简单:

  “老弟,这一局忽悠的我自己都快信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