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重点:隐身气动外形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不止是让·雷诺,随后赶过来的媒体记者和现场观众在见到FC—21战斗机的细节时都有一种这么简单的方法我们怎么没想到的挫败感。

  之所以如此,原因无他,只因为FC—21战斗机的部分设计,特别是武器挂架方面的并没有他们之前臆想的那种采用了所谓的机腹弹舱的处理,而是用一种半埋式的武器挂架,将两枚中距空空弹和两枚近距格斗弹嵌入到机腹中。

  如此一来,FC—21战斗机从正面角度并没有增加多少雷达反射截面不说,飞机的阻力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说起来这种半埋式挂架并不新鲜,老式的轰炸机和攻击机上都用过,但却没有人将这种半埋式挂架与整体隐身联系一起。

  都觉得,想要隐身就必须用机腹弹舱。

  殊不知机腹弹舱不但要考虑整体的设计问题,而且制造难度特别大,成本更是高得离谱,也就是美国这样的大国才能承受得起,一般的地区强权和区域霸主根本就玩儿不转。

  与之相比FC—21战斗机的半埋式挂架虽然没有四代机的机腹弹舱那么高大上,但却用一种廉价而又可靠的方式初步实现了雷达隐身的能力。

  或许在大国对抗中,这点隐身效能不见得能起多大作用,但对于地区强权和区域霸主这类国家而言,FC—21战斗机却已经足够用了,更何况FC—21战斗机价格也不可能达到四代机那样的高度,这些国家完全能负担得起。

  当然了这些人当中最为郁闷的还是要属让·雷诺,事实上令这位参与过幻影2000战斗机设计的达索集团的高管捶足顿胸的并不单单只是半埋式武器挂架,而是FC—21战斗机所展现出来的整体的设计理念。

  要说FC—21战斗机的工艺有多好,水平有多精湛还真就不见得,别说跟阵风这种精品相比了,就是随便一款西方战机的工艺水平都要比眼前的FC—21战斗机要好。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在细节方面,FC—21战斗机并没有做到完全的隐身,就比如说进气道,采用的是和F—22类似的激波平行进气道,然而除了外形相似内部却没有半点儿的雷同。

  毕竟F—22采用的是弯折的卡尔特进气道,以此实现对发动机叶片的雷达隐身;FC—21战斗机根本就没在这方面做任何处理,用的依旧是三代机惯用的直通式进气道,以至于让·雷诺透过进气口能够清晰的看到发动机涡扇叶片那散发金属光泽的反光。

  连进气道都如此简单,所使用的航空发动机就更不用说了,就是两台普通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并没有所谓矢量喷管,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超机动。

  同样的,机翼下方的武器挂机也没有少,因为下方的挂载点连接器非常明显,两侧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