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能装一辆T—72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乏,上级也不可能调二炮的这6架运—18过来。

  没办法,抗洪救灾说得是抗洪,实际上更多的是稳定民心,若非如此,石军之流也不会连篇累牍的写文章,预言国内将如何如何。

  若是深究起来,他们的话也不算错,毕竟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大疫之后必有打乱几乎成为两千年来的铁律。

  正因为如此,如何在受灾之后短时间内稳定住民心,让保障措施第一时间到位是比单纯的堵住长江大度,保住千里沃野更为繁重,同时也是最为紧迫的工作。

  显然航空运输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二炮的运—18来了;刚刚在“金头盔”部队进行试验性装备的运—18NB也来了。

  而在场的各部队领导和干部见到运—18NB,就跟看到梦中的那个她,那真真是拔不出眼睛了,没办法,谁让运—18N是真正的运输机!

  光凭这一点,就已经让重装部队干部等人兴奋的不知所措,再听薛卫东说这款运输机居然还是纯国产的,那激动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这下都不等重装部队干部说话,那边的警卫部队领导就直接冲着薛卫东问出了口:“看模样应该跟运—18的体量差不多吧?”

  薛卫东一本正经的点点头:“还行,也没比运—18强多少,就是最大起飞重量也就124吨,空重62吨,最大载重38吨,空载情况下航程是9200公里;装载20吨货物的情况下航程5800公里;装载30吨货物的情况下航程是4600公里;满载38吨的情况下,航程是3740公里。”

  “124吨的最大起飞重量,38吨的最大载重量?我的天呀,这不已经赶上伊尔76了?”

  薛卫东这边话音刚落,那边一位部队干部便发出一声惊呼,要知道国内从俄国引进的伊尔76MD战略运输机宣称最大载重量为46吨,可通常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航程和安全性,承载量一般在40吨左右,如此衡量载重量38吨的运—18NB几乎跟伊尔76相当。

  问题是运—18NB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过124吨,远远小于伊尔76MD的190吨的最大起飞重量。

  用更小的起飞重量达到不亚于战略运输机的载荷,这说明什么?

  运—18NB的设计、材料、工艺完全碾压俄国的伊尔76才能做到,意识到这一点,在场之人如何不诧异,又如何不惊讶?

  结果薛卫东却笑着摆了摆手:“人家伊尔76毕竟是战略运输机,我们的运—18NB充其量只是个中型。”

  听了这话,场内不知为何莫名的有种松了口气的声音。

  是呀,伊尔—76在如何也是战略运输机,运—18NB就算厉害,一下子达到伊尔76的水平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有些恐怖。

  毕竟在运—18之前,国内连最大起飞重量80吨的飞机都做不出来,如今一下子提升到124吨,不是这些部队领导和干部想不明白,实在是没这个胆子去想。

  可就在这些人觉得自己从云端落回了现实,还没适应完全的时候,薛卫东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让包括重装部队干部在内的所有人不淡定了:“所以,我们的运—18NB能够以战斗全重的方式运送一辆T—72级别的坦克,伊尔76就不行,没办法,谁让我们的运—18NB货仓宽度达到米,远大于伊尔76的米呢……”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