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九十一章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难怪众位首长会如此表现。

  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是美国在1994年,总结海湾战争经验后提出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精确制导武器。

  它是利用常规的航空炸弹为基础,安装有惯性制导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组件的控制舵面,结合折叠的宽展弦比机翼,打造出的一款高精度远程投掷弹药。

  其基本型射程为63公里;配备火箭助力系统的改进型射程则提升至200公里。

  至于这类弹药应用的原理也不复杂,无非是应用了高空无动力滑翔机的机制,令带有折叠机翼的重磅炸弹飘向目标。

  只是不用于无动力滑翔机是用人力来控制舵面和机翼转向,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是根据惯性导航的既定参数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坐标位置来实时控制舵面来修订航向。

  正因为如此,整套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最值钱的便是集成在尾部内的惯性\卫星制导系统。

  至于炸弹本身,乃至火箭助推都不值几个钱,特别是火箭助推装置,看着好像高大上,实际上不过是在弹体上装上几个类似烟花爆竹的药柱。

  讲究点儿的会根据需要控制启动时效,比如说炸弹飞行高度低了,点一下,爬升一下,如此滑行的更远一些,但也不是永久有效,充其量只能启动三次而已。

  简单粗暴的,投掷后,就开启助推,一口气放完,然后张开翅膀,借着强大的惯性滑翔更远。

  然而无论是一次性全都梭哈,还是分段释放,这类技术可以说是非常成熟,无非就是比二踢脚弄得高级一点儿罢了。

  哪怕是占据60%成本的惯性\卫星制导组件,其实也没想象那么贵,先不说惯性制导同样是十分成熟的产品,早就在装备中大量装备,就算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美国人来说同样是廉价货,毕竟人家的GPS在民用领域就已经把成本给收回来了。

  大量依托GPS开发的软件、定位装置、收发组件早已形成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美军只要稍加整合,就能形成十分有效的制导定位架构。

  正因为如此,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对美军来说简直不要太便宜,普普通通的一枚500公斤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综合采购成本不过万美元。

  相较于动辄100万美元一枚的巡航导弹,300万美元一枚的战术弹道导弹,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简直便宜到爆炸。

  问题是这类武器不禁便宜,精度同样出色,还是以500公斤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为例,综合圆概率精度不超过12米。

  要知道50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的爆炸辐射半径最起码也要在20米以上,12米的精度等于是说,只要500公斤联合防区外打击武器打过来,目标的存活几率都是零。

  正因为如此,美军对联合防区外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