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陆起_独步大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起,根本就是两个人。

  前一个是战无不胜的兵中战神,后者仿佛是一个懦夫。

  这是十年前隋送质子往唐时,天下人对陆起的评价。

  然而,云梦生却说:“陆起是天生的兵道天才,他的一生都是为战场而生,兵法二字在他手上得了神乎其神的演绎,然而,直是到了老年,他的兵法思想才真正的大成。”

  “兵者之事,非一城一池之事,非是一军一战之事,而是一国一朝之事!”

  “兵,为国而生。”

  “仗,为国而打。”

  到了老年的陆起,才真正将兵法军事的思想大成,明悟了战争的内核,其实就是两个国家国力的较量。

  一时之胜败,仅仅是兵家小道。

  仗一旦开打,便让对方亡国。

  一打就能让天下一统,才是真正的兵家大道。

  所以,兵法的思想到了最后,直接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

  十年前的隋唐两国。

  陆起的二十万大军刚灭下了蜀国,自身却也只剩下五万残众,当时的隋朝上下兵力,不足十万。

  而反观北唐,坐拥八十万虎狼之军,正欲南倾。

  那时若生一战,结果当如何?

  太简单不过的推演了。

  隋必亡。

  天下将被唐一统。

  然而,或许是上天助隋,北唐当时竟有国体变动,上代李皇被囚,太子被杀,如今唐皇夺位而上。

  北唐上下动荡,无法南下。

  但南隋却也才刚灭一国,无有本事去咬北唐一口,那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毕竟北唐国仍在,若生外患,必先攘外。

  于是,就在两国无比默契的情况下,隋都送出隋皇唯一的公主,以换取和平。

  北唐却仍不放心,又要了兵神陆起之子,才肯放心。

  当时陆起为何要答应这样的决定,他岂非没痛苦煎熬,岂非心如铁石般甘愿送出亲子。

  但他终究还是送出去了。

  为何?

  便是他明白,兵家战争的根本,在于国力的比拼。

  当时若不顾一切一战,家国天下俱亡。

  反之,以质子换取时间……

  隋国变法。

  十年来,南隋在这心仿佛长在了一起的君臣二人大力镇压下,完成了焕然一新的蜕变。

  递交质子的第二年。

  隋帝与丞相韩商议变法之纲。

  奖改农耕工商,以富民。

  改革军功法制,以强兵。

  统一法令,举国从之。

  如此方能大出天下!

  然而,才是第一条施行起来,便如走蜀道,难若登天。

  奖改农耕,在当时,立即涌现无数反对声音,多是富商员外一层。

  可,次月,在镇北大军的征踏下,用数千颗的人头,如河般的鲜血换来了人人沉默和律令通行。

  第三年。

  丞相再度改革军功,由镇北军先改。

  便是陆起麾下跟他冲锋了大小战役数百起的老兵老卒们,也生了哗变。

  这时候,又是陆起。

  他入军营铁血镇压,亲手斩了三百个跟随自己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