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物资大转移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安平其实也没有办法,他不但是个忙人,而且是个大忙人。

  一切的战争准备已经展开,除了枪弹、手榴弹、火箭弹、炮弹早已经储备了无数,其他如安排挑出来的几百个通讯员学习使用军用电台、26式坦克和前锋战机秘密生产、步兵的合成演练、新兵的秘密招收、控制甘陕后的行政规划等等,他都得参与意见,甚至有时还得利用d-7引擎的功能做些前期准备,比如载重卡车他就又从美国购买并转移了一千多辆。

  这里面耗费他最大精力的是两件事,其中一件是起事成功后,怎样治理甘陕和怎样应对国内其他军政势力,另一件是战事结束后,全面建设甘陕所需物资的筹备。

  前者看似复杂却很简单,因为吴安平和他周围的人没有政治家,所以不会从政治家的角度看问题,而是立足于自身实力并站在普通庶民的立场来制定相应的计划。

  后者看似简单却很复杂,这主要是就甘陕两省来说,地理范围比西峰镇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人口更高达两千余万,也是百倍与西峰新城,建设这么大的地方所需要的物资绝对是海量的,单纯在民国根本就不可能筹备完全。

  这些物资中最重要的便是粮食。建设慢些可以忍受,如果吴安平控制了甘陕,却让百姓吃不饱肚子甚至饿死,那在他看来绝对是百死莫赎其咎。

  据吴安平查阅后来资料得知,自民国肇立到1949年共产党中国建立,这期间中国累计饿死的人口可能要达到两亿,几乎每年都有三百万到七百万人要死于饥饿。两亿人,可不是老鼠蟑螂,即便是老鼠蟑螂,要是死上这大的数量,也是惊世骇俗的事情,何况于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何等苦难而又坚强的民族!它总要一次次遭受巨大的灾祸,又总能从废墟中挺起胸膛!当初吴安平看到这一段资料时,心中涌动的悲痛和自豪是同样巨大到难以名状。你只有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你才能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这些数字绝不是虚构!

  采访过民国时期中国大饥荒的记者很多,其中有美国人斯诺、白修德、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英国人哈里森?福曼等人。而1949年以前,“每年都有三百万到七百万人要死于饥饿”这句话,正是后来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的。

  有人认为民国时期的战争是导致大饥荒的根本原因,其实不完全对。1929年斯诺采访过大饥荒的内蒙古萨拉齐,根本就没有兵燹,却饿殍满地。《斯诺的中国》一书中提到,“饥民的尸体经常在埋葬之前就消失了,在一些村庄,人肉公开售卖。”可见,饿死人不一定非得是战争造成的,民国时期的中国也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战争。

  而资料中吴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