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新“黄启东”面世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坤的事情进行的也很顺利,他并不需要做个专家,只要大致了解行情就可以了。但因为吴安平的身份证到现在还没有着落,所以多宝斋还得等段时间才能注册,不过古董倒是需要提前准备的。

  吴安平还得回1925年的民国收集古董,这个在他看来是轻而易举。为难的是,西峰那里学校且不说,纸面上的北方工业公司究竟应该开办什么工厂。当然发展工业,尤其是在民国时代,重工业是应当优先开展的,但重工业不是一夕间能见到效益,而且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多,吴安平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优先开展轻工业生产,为重工业的启动积累资金和技术。

  西峰地处陕甘之间,皮货及羊毛来源充足,吴安平决定先建一个羊毛纺织厂,同时建一个小型的机械加工厂,用来培养技术工人,为下一步涉足机械制造业打下基础。

  太先进的设备是不能堂而皇之出现在1925年的,在于坤帮助下,吴安平选了一些很陈旧的羊毛机等二手毛纺设备,机械加工方面设备如普车车床、铣床、钻床、冲床等也是一样,直接将一家破产的村办工厂的设备接受就完全可以了。这些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被淘汰的设备,但在1925年却领先了不知道多少,即便使用,也要做一些必要的保密。

  于坤自然不知道他要买这些设备,但是对他关注这些早被淘汰的垃圾设备也是心存疑惑,吴安平当然不可能说实话,只说是随便看看就岔了过去。

  这些设备也是垃圾价,加起来没超过200万,但是没有身份证就没办法大额转账,也没办法完成交易,吴安平也不着急,先建厂子再说。这方面他直接打印了两家大型毛纺厂和机械厂的规划图纸,摆放那些旧设备自然有点奢侈,但得为以后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原先确定的怀表和腕表的买卖还要继续做下去,这种跨时空贩卖行为可以为他提供大量的资金,而且很偶然的机会,吴安平又发现了新的商机。

  一次于坤出门逛夜市,吴安平自然贴身跟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以备消化吸收,在夜市的小摊上,吴安平见到数量多到足以让他眼花缭乱的小商品,各种样式的山寨手表就不用说了,一些譬如打火机、人工养殖的珍珠饰品、各种样式材质的发夹、戒指、耳环、手链、项链、钥匙链等等,其花样之多价格之廉让他这个1925年过来的土老冒看得目接不暇,看花了眼。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所有这些都是地摊货、廉价货,人们即便购买也只是当作玩物而已,但要是运回1925年,那就是一条大大的财路。在那个年代,没人知道珍珠可以人工养出来,也没人知道钻石可以人工造出来,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事情,吴安平是不介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