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三章 席卷关中(4)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警备师攻克醴泉时,刘镇华已知道解放军大举攻陕的消息。

  刘镇华是同盟会会员,开始在豫西从事反清活动。辛亥前夕,刘镇华到嵩县羊山,动员那里由王天纵率领的一支“刀客”武装参加反清斗争,而这支武装就成了他发迹的资本。后来,这支武装攻打洛阳受挫,转战陕西,投到了军政府秦陇复汉军张钫部下。

  民国成立后,陕西军政府裁军,河南都督张镇芳因豫西动荡,鞭长莫及,与军政府协商保留王天纵的军队,调往豫西,分驻河南府、陕州、汝州等二十二个县。因这一带靠近嵩山,故这支军队被称为“镇嵩军”。因王天纵被袁世凯调往北京,刘镇华升任协统,掌握了镇嵩军,开始其军阀生涯。

  二次期间,国民党首领黄兴派人联络刘镇华、张凤翙、张钫反袁。刘镇华不但不敢反袁,反而趁机巴结袁世凯,派人将信使杀害,获得了袁世凯的信任。同年,河南白朗领导的反袁起义爆发,后白朗在宝丰鲁山阵亡,刘镇华探得埋葬之处,便派人割下白朗的头,并捏造镇压经过向袁世凯报捷,由此更得赏识,势力不断壮大。

  袁世凯死后,刘镇华投靠了皖系段祺瑞。后陕西靖国军兴起,反段讨陈,围攻西安,时任陕西督军兼省长的陈树藩兵力单薄,急电刘镇华求援,并许以陕西省长之职。刘镇华率镇嵩军击退靖国军,解了西安之围,因此被北京政府正式任命为陕西省长。

  直皖战争爆发后,皖系战败,段祺瑞下台,直、奉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决定以阎相文取代陈树藩出任陕西督军。刘镇华一面表示愿与陈树藩共进退,另一面暗中与直系勾结,投靠了曹锟、吴佩孚。

  在刘镇华的煽动下,陈树藩拒不接受北洋政府的任免令,引发直军攻陕,以刘镇华为内应,直军畅通无阻,直逼西安。陈树藩如梦初梧,连忙携带眷属逃离。刘镇华不仅稳住省长宝座,而且兼并陈树藩残部,扩充了镇嵩军。阎相文任陕督后,刘镇华极力靠拢,很快与直系密切了关系。

  后阎相文吞服鸦片自杀,直军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接任陕西督军。刘镇华根据冯玉祥的特点,投其所好,很快取得冯玉祥的好感,与其结拜为弟兄。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冯玉祥出任河南督军,便保荐刘镇华做了陕西督军。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立国民军,直系政府垮台,段祺瑞重被推为执政。胡景翼率国民二军进入河南,占据开封。刘镇华看局势已变,摇身一变,通电拥护段祺瑞,并将镇嵩军开向河南抢夺地盘。由此,胡景翼的国民二军与镇嵩军矛盾激化,大战爆发。镇嵩军一败再败,刘镇华无奈,只得率残部逃往山西投靠了阎锡山。

  由刘镇华发迹史可以看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