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四章 智圆,行方_隋末之万钧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和尚还两说,没听皇上引用了老子的话,“智圆者,无不知也”,很显然,那位叫智圆的,很可能只是剃了头发的道士,伪装成了僧人。

  皇上“作”的那首咏梅的诗,将梅花的风骨,神韵,写到了极致。

  据袁天罡所知,国防大学的学生在开学典礼后的皇宫晚宴上收到了一把匕首,上边刻着两行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同样都是对“梅花”的歌颂,显然是出自一人之手,这就对上了,皇上这是有亲身体会啊!

  “玄纁何日到松扉?”

  “玄纁不来,我自取之。”

  皇上曾对人说过,“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

  这分明是皇上受到了一个位剃了头发的道士点醒,最后走上争霸天下之路的。

  袁天罡已经在心里头脑补出来,一个“逃亡者”与一位“道士”不得不说的故事。

  佛道两边都想到了接下来该怎么操作,儒家的代表这会儿有点急了。

  人们都很好奇,大宁帝国的皇帝到底是在怎样一个机缘下,走上争霸天下之路的呢?

  恒晨和尚和袁天罡的脸上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他们,既然佛门和道门现在都给出了“解释”,儒家岂能落后?

  梅,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不正符合孟子所说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皇上引用儒家先贤的话太多了……

  轰隆,轰隆,轰隆,三声炮响,姜万钧的龍辇驶出了洛阳城。

  姜万钧前脚离开洛阳,关于他的种种传说在坊间便流传开来。

  大家都鼓足了劲,誓要将皇上绑在自己的“马车”上。

  佛门一开始在这件事情上占据绝对的优势,首先皇上亲口承认,那是一位僧人,并且将“智圆”的法名赐予了佛门弟子。

  这事就算说到天边去,佛门也占理。

  而道门对此表示不服,道门给出的理由是,“行方”这个道号也是皇上赐下的,而且“智圆”和“行方”均出自老子。

  皇上显然受道门的影响更深。

  不要忘了,大宁左丞相魏征曾是道门中人,而且据考证,魏征曾使用过“智圆”这个道号,后来才改叫“玄成”。

  很有可能,那首诗便是魏征所作,即便不是魏征,也可能是皇上自己所作。

  皇上说过,魏征是皇上的一面镜子;皇上曾将金城薛举、薛仁杲父子修建的皇宫赐给了道门;皇上还招募了许多道士加入铸造局;大宁的太医院便是在道门的帮助下成立的……

  道门一口气拿出许多条证据,证明皇上与道门的关系更亲近。

  佛门最怕翻老底了,谁让他们底子不干净呢?

  但儒家却有话说,要论对皇上的影响,儒家才是第一。

  翻出皇上曾经下过得圣旨,其中处处可以看到儒学的影子。

  三方争执不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