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信_隋末之万钧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京城来的消息。”长孙所说的这个“消息”,是指包文的情报系统传过来的。那些商队带回来的街坊传言,长孙早就看过了。长孙并关心政务,她只是想了解一下自己家人的情况。

  之前从大兴传来的消息,舅舅因为受斛斯政叛逃影响丢了官职,皇上还下令严查。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让皇上顾不上这些,所以耽搁了下来,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京城里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暗地里却是一点都不平静。皇上躲去了江都,留守大兴的是代王和几位重臣。一开始在几位重臣的辅佐下,代王做得很出色。可是随着皇上远遁千里,代王似乎也有了别样的心思,对几位忠于皇上的老臣开始疏离。后来也不知道谁给他的出的主意,把唐国公李渊给召了回来。

  可笑的是,代王还以为自己能够掌控唐国公,他也不想想,唐国公是那么好驾驭的?

  现在后悔了吧,在世家门阀的支持下,唐国公几乎控制了大兴城内的所有的兵权。

  卫玄率兵只能驻扎在大兴城外,眼下只有皇宫的守卫还在代王一系的手上,支持代王的老臣越来越少,唐国公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时间不大,小兰回来了。

  长孙拆开信封,看得很仔细。

  小兰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咕噜咕噜喝了一大口,觉得不解渴,对着茶壶准备趁长孙不注意喝上一大口。

  只见长孙的脸色越来越差,小兰不得不放下茶壶。

  “夫人……”

  “没事。”长孙摇了摇头。

  舅舅高士廉被贬去了交趾,李渊为了取信于忠于皇上的那一批老臣,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发声。

  如果这是上层博弈,表面上看唐国公先失一局,但长孙却想到了另外一层,这或许也是唐国公府上两位嫡子之间的竞争,又或者是唐国公有意示敌以弱?总之,高家只是无关紧要的一个小角色。

  现在哥哥夹在中间为难了吧?他努力想要弥合舅舅一家人与唐国公府上的隔阂,结果却让舅舅一家成了牺牲品。

  包文制定了一套方案,打算将舅舅高士廉一家接来赤水城。现在行动方案即将送去乌兰,姜万钧不在,李刚的批复是“建议伺机行动”,最后还要姜万钧定夺才行。

  长孙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拿出笔,在李刚的批复下方画了一个圈,然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她没有办法放下家人,这一次她要自私一回了,舅舅一家不能不救。

  就是不知道哥哥长孙无忌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以长孙对自己哥哥的了解,哥哥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对于实现自己我价值这件事,长孙无忌非常执着,不会轻易改变。

  但他毕竟只是唐国公府上二公子的亲信,不是唐国公的亲信。

  这是有本质上区别的,李世民非嫡长子,而且年纪又不大,能够插手的事情并不多。相比之下,作为嫡长子的李建成则不同,李建成经常代表唐国公与京城内的各家年青一代打交道,手中的权柄非常大。

  不过这里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李刚先生就说过,一旦唐国公称帝,册封李建成为太子后,必定会想方设法限制太子的权利,以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或许现在唐国公还不明白,但身边的人会提醒他的。

  这是李世民的机会,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演变成“萧墙之祸”。哥哥是聪明人,不知道看到这一点了吗?

  长孙笑了笑,忘记从什么时候起,“李世民”这个名字变得陌生了许多。

  “想要济世安民,呵呵!问过我们家姜公子没有?”长孙心里冷笑了一声,重新折好信封递给了小兰,“还给文纪先生,今天就送去乌兰。”

  “夫人,不多写几个字吗?”小兰笔墨都准备好了。

  “不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