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二章 “千年老妖”_隋末之万钧之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启动了第二届抡才大典,那么第二次选秀的事也要提上日程了。

  上次选秀是因为姜万钧刚刚入主关中,而这一次则是因为大宁完成了中原一统。虽然有一些边边角角还在打仗,但天下大局以定,选秀一事不好再拖了。

  尤其那些新降的家族和势力,大宁的皇帝要给他们一个表达忠心的机会。

  姜万钧接过名单扫了一眼,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

  五姓七望赫然在列,好大的排面啊!

  如果再算上,韦,裴,柳,薛这“关中四姓”,这一次还真是给足了他这个皇帝面子。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免费的午餐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

  历史上,唐太宗命人编修《氏族志》,在初稿中编修者无视皇室,将“山东士族”中博陵崔氏排在了天下第一。后来在唐太宗的干预下,《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对“山东士族”进行了压制。

  不过压制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暴露了皇室的底气不足和心虚,因为皇室自己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且以此为荣。

  等到了唐高宗的时候,朝廷颁布了禁婚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总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婚姻。”

  诏书一下,不仅没能禁止他们互相通婚,反而抬高了他们身价。

  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当时姓崔的一个九品小官。

  这也让唐文宗不禁感慨:“二百年的天子,不及崔、卢。”

  可见门阀观念有多严重。

  “山东士族”这里的“山东”是崤山以东,崤山在河南。

  这里的“山东”主要囊括了,山西一部,山东,河北大部与河南。

  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汉族士人讲究“门第出身”,这种观念也深深影响到了胡人政权,以至于鲜卑人建立北魏后,曾十分隆重的对“山东”地区的士族进行了排名。

  “魏主(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

  陇西李氏尽管已经让其中的一支内迁至“山东”各地,但未被列入“四姓高门”,不过其李宝一支亦被定为甲族……

  除了这“四姓高门”,当时还有“鲜卑八姓”,“北魏四姓”等等。

  姜万钧了解得越多,他越可以肯定,所谓的“门阀”,所谓的“高门”,离开了朝堂,什么都不是。

  现在这些所谓的“五姓七望”低下了高傲的脑袋,最大的可能是在采取迂回之策。

  他们不敢失去在朝堂上的影响力,现在服软为的是“伏蛰”起来,期望有朝一日可以重现辉煌。

  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姜万钧不允许。

  他们的“贡品”姜万钧会收下,但手上的刀子却不会收起来。

  姜万钧到要看看,是他们这些“千年世家”厉害,还是自己这个“千年老妖”厉害。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