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别无他法唯分治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这一次事发突然,身在京中的两位皇子都没有领兵经验,一时之间也来不及宣调有足够威望且可以信任的老将。

  相比起西边那些节度使,赵鸿运最终还是选择了史肇庆。

  毕竟这几年他比较乖顺,两个儿子也都在周国各自发展,顾虑还是不少的,

  好一会儿,枢密使杨邠才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当严惩。否则此例一开,怕是天下将乱。”

  “杨卿以为,当如何严惩?”

  杨邠犹豫了一下才道:“臣以为,当趁其立足未稳,遣各军攻汉中。”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道:“可许诺,先入汉中者为王。”

  “荒谬!”首相刘明当即呵斥,“杨枢相此言断不可行!汉中难攻,强攻者怕是要损失巨大。只怕皇命下达,诸节度使无一人愿战,此置朝廷脸面于何地?”

  “若非如此,又能遣何人前去京兆备战?”杨邠却是毫不在意,“朝廷要表达的是一个态度,如今蜀中正僵持,此番史肇庆入蜀又带了数万战兵、民夫,实在不宜再战。”

  听到这里,朱庆尧突然开口道:“此次入汉中,所起兵马民夫皆是自诸州征集,怕是战后还需回归各州吧?”

  此话一出,殿中众人皆是眼前一亮。

  杨邠考虑一番后道:“那史肇庆已经攻下了成、阶、金三州,凤州也有县城沦陷,怕是就有此考量在内。”

  “如此一来,汉中必然空虚。”朱庆尧补充道,“史肇庆立足未稳便急取诸州,着实是一着臭棋。”

  “非也。”刘明摇头道,“臭棋与否,全看朝廷如何应对。”

  说着,他朝赵鸿运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对汉中叛军,宜分裂之。”

  其余三人皆道:“臣附议!”

  赵鸿运考虑一番,也道:“便如此,政事堂拟制书。”

  “制:史肇庆擅杀将臣、据地自立,褫夺爵位、官身,贬为庶民。”

  “敕:凡得史肇庆首者,官则至紫,民则至绯,无论官民,皆赐为伯爵。”

  “敕:苏恒为武定军节度使、石谓为成州刺史、朱玉昭为阶州刺史、杨志辉为金州刺史。”

  这四人皆是随史肇庆入汉中却又没反对史肇庆自立的各军都指挥使。如今史肇庆的兴元节度使不被周国承认,然后又封此四人为一州之主,这就是要让汉中分裂了。

  说完对叛军的处置,赵鸿运又道:“敕:田重忠于王事,然为逆贼所害,追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怀化大将军、上护军。着有司议定美谥以褒忠臣,恩荫其子以慰英灵。”

  田重原先只是一个五品上四品下的都指挥使,如今追赠为正三品,还罕见地追加官谥,再加上恩荫子女,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了。

  同时,这山南西道节度使正是驻守汉中兴元府,给一个被史肇庆杀死的周臣赠以这样的官职,也不知道史肇庆心中会不会膈应。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一时之间周国也腾不出手来进攻汉中,中枢权威受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只不过这一番动作下来,至少能让那些节度使心有顾忌。

  接下来就看汉中数个月之内能否平稳。若能,则那些本就不满权力受限的节度使就要有新的想法了;若不能,周国中枢正可借此威望撤换一些不安稳的节度使。

  只不过无论是谁,都没提如何对待史肇庆的家人。

  毕竟就算是全部诛杀,也没什么作用,只能让史肇庆更坚定地反周。

  现在终究是乱世,说不得此次就奈何不得史肇庆,也算是为以后合作、招降留一条路。

  当然,若是史肇庆最后败亡,那他的家人是铁定保不住的。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