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三章 敌我只在一念间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

  “募兵。”他重复道,“把那些家里贫困的青壮招募进团练或者民兵。”

  顿了顿,他的思路仿佛一下子打开:“正巧这些人招募为兵,可跟着学习读写识字,过个一两年遣散回乡,也能教各地教育监轻松一些。”

  他这边起了个头,其他人立刻看到这种做法的好处:

  “往后灾情皆可如此处置。”

  “也非是定要遣散,那等孤身一人或者品性恶劣者可强留在军中。”

  “若是招入军中,便无需做那等苦工,耗费那许多钱粮。”

  诸如此类的话语接连出现在梁关山耳边。

  大多数人考虑的方向还是省事和求稳,就好像宋朝的厢军一样,把活不下去都招进去,节约了大量的治理成本。

  造成些许冗兵就不算什么了,至少短期内无恙,等财政不堪重负的时候,他们这批人恐怕早已致仕了。

  再说,就算真的出了问题,需要头疼的是天子,是两府宰相,底下这些官员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论调,正愁有没有什么两全之策的梁关山当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把饥民招募为士兵。

  ……

  当梁关山准备把募兵作为救灾主要手段的消息递到巴宁泰面前,巴宁泰不知该作何表情,最终只是点点头示意他知道了。

  没有将领会不喜欢自己手下兵马增加,哪怕是吃空饷的,也希望名义上的人数越多越好。

  尤其是他们手下的士兵全靠朝廷养活,不需要考虑人多了之后军饷怎么办。

  巴宁泰似乎准备坐视梁关山度过这次困境,没有丝毫为难地放任招募饥民为团练民兵的政令通过。

  身为主角的两人没有了交锋的冲突点,想要在一旁拱火的胡承约等人也就失去了下手的机会。

  就在梁关山忙着安排救灾募兵事宜的时候,巴宁泰召集在京将领以及两府有司,商讨给禁军将士提高待遇的事项。

  除了户部提出反对意见外,其余人等全都表示赞成。

  于是,巴宁泰吩咐军备司拟一份条陈交给梁关山审核。

  军备司司正石守信才从边军调回来不久,对这种提高待遇的事情具有极高的热情。

  因此,三天之后,军备司就把一份详尽的建议递交到梁关山的案上。

  而这三天,已经足够将“巴相公准备提高将士们待遇”的消息传开来。

  无非就是想让国库拿钱呗。

  要么梁关山否决这个计划失掉军心,要么同意计划,拿钱出来最终导致纸钞承兑出现问题。

  梁关山收到条陈后,没有立刻处理,而是下发到户部,要求户部、太府、税务监核算这项支出占比有多大。

  这种情况下,张贤在刘松鹤家中做客后,寻到梁关山。

  “你说是刘松鹤叫你传的话?”

  梁关山眯着眼,神情间有些意味深长。

  张贤好像没有丝毫察觉,十分平常地点头:“正是,刘光禄特意将下官叫去,说是有话要带给相公。”

  “说吧,什么话。”

  “刘光禄说,听闻多数纸钞都在几家大商行手中,不知可否叫他们一齐到洛阳来兑现钱。”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咪\咪\阅读\ap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