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 空辩不若实为证(二)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其中问题的时候,书院要发现问题并指出问题。如果有学生实践之后发现自己错了,书院也要记录下来并宣传出去。当然了,宣传的时候要有技巧,比如甲和乙同时发现了早上落水不会死,而不能捧一人贬一人。

  我们支持学生出现错误之后改正,但是不能责怪学生出现错误,毕竟,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不过,若是同一错误再三犯,这也是不能容忍的。

  总之,意见是这么个意见,具体怎么做,你们拟一个章程出来,等我看过之后没问题,就照此施行。”

  嘉定二年的重阳节就这么过去了,九月十一,整顿完毕的税曹终于动了起来。

  首先是税率,按照府衙新发出的《河南府税务令》规定,各种交易,最低收取半成税,最高收取三成五的税。

  这些税都是入城税,也就是你进城门的时候,根据货物售价来确定税额,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关税。

  这个货物售价,特指在本城内的售价,税曹会不定期检查或者抽访,实际价格低于报价没关系,但若高于报价,陈少尹手里面的兵汉可不是吃干饭的!

  陈佑魏仁浦等人也知道,河南府各城商户一定会想方设法逃税,不过既然征求意见的时候没出声,规矩定下来之后又被逮到,那就别管他陈大官人不留情面了。

  所谓的征求意见其实就是通过后宅、幕僚放风,一开始陈佑放话要除了米面粮油之外的所有货物都征五成税。

  各家女眷同李疏绮一起玩了几次,确定这可以商量,于是就开始有来有往的递话了。

  陈佑这边授意税曹拟草稿、第一次改草稿、第二次改草稿......

  公门如筛,什么秘密都存不住,每一稿的内容都会落到需要它的人手中。

  于是一边通过女眷游说李疏绮,进而影响陈佑,一边接触魏仁浦等人讨价还价。

  终于,“陈少尹的幕僚们”收了足够多的“一点心意”,税收额度一降再降,降到一众人等勉强能够接受的程度。

  他们心中鄙视陈佑的时候,肯定不知道,这个份额正是陈佑和一干幕僚最开始商议出来的份额。

  收到的贿赂全部都投入书院中,至于名声,如果有人去查,就能发现陈佑一枚铜钱都没碰过,都是幕僚干的。

  那陈佑知不知情?

  呵呵,除非汪弘洋等人背叛陈佑,否则,没有证据的事情,谁知道呢。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阎诤臣一帮人在付出代价之后,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新的商税制度,言谈之间甚至还夸赞陈少尹果然不愧是为民做主的好官啊!

  这些“民”还不知道,为他们做主的好官正磨刀霍霍准备朝田税下手。

  第一刀,砍向的是佛寺,哪些砍得重一些,哪些砍的轻一些,韩向阳正在一家一家筛查。

  政事陈佑定下之后,具体执行和之后的监督都交给魏仁浦等人,他除了日常写一写文字,便是在河南府各处转悠,看一看在底层执行中究竟会出现什么问题,记下来考虑该如何解决。

  他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真理,那他自己也得在实践中寻求当前的最优选项。只不过,他错误的代价比较大,影响的人也比较多。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欺世盗国》,微信关注“或者”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