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章 别离是为再相逢 三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遭人攻讦。”

  这话一说出,宁强不免惊诧:“使君要走了?”

  “还没定,不离十。”

  宁强默然点头,在双流当知县的这段时间,他明白有陈佑这样一个上官是多么不容易。

  有背景,所以不怕担事有抱负,所以想要做事有底线,所以仁爱庶民。

  大多数人可能只满足其中两项或者一项,当然,大多数缺的是背景,这就极为致命。

  陈佑的背景是冯道和李明卿,或者说是赵元昌本人。

  而对于宁强来说,陈佑就是他的背景。

  身为一个崇尚“仁之所在,一往无前”的人,宁强在治理双流县的时候,除了庶民,把能得罪的就得罪了个遍。

  要是换一个上官,说不得早被一份弹章弹劾丢官了。

  他不傻,知道有陈佑撑腰才敢这么做,而且也收敛着没捅出什么不好平息的大篓子。

  又走了一阵,锦官方向奔来数骑,是汪弘洋。

  “使君,京中消息!”

  陈佑肃容问道:“何事?”

  汪弘洋勒马跳下,从怀里掏出一张叠起来的纸递给陈佑:“庐州刺史苏逢吉调任锦官府尹!”

  旁边的宁强眼皮一跳,这才刚说到陈佑可能要走,这接任的人选就出来了。

  陈佑展开纸张。

  这是冯道通过驿传送来的消息,陈佑被免去锦官府尹的官职,待接任之人抵达交接之后,就要立刻启程归京。

  而接任的正是前宰相,开府仪同三司、庐州刺史苏逢吉。

  当初苏逢吉也是支持赵元昌的,这时候中枢没有空位,来当一个府尹算是酬功了。

  现在调令还在路上,苏逢吉虽然是庐州刺史但一直住在京兆家中,自汉中入蜀最为方便,这样估算下来,该在四月下旬左右抵达锦官府。

  陈佑不由叹息一声:“我是怎么也赶不上夏收了啊!”

  说完这一句,他又转向宁强:“某闻苏逢吉此人,好奢贪财,恣意好杀,你且为之。”

  言罢,带着汪弘洋等人归锦官,留下脸色变幻不定的宁强微微垂首站在原地。

  不同于府衙里的僚属,宁强、顾猛这等人,陈佑等闲调不走,对于他们的未来,陈佑也只能是祝福了,只希望自己以后要用到的时候,他们还堪起用。

  回到府衙之后,陈佑立刻写信给留在江陵老宅的陈行文,嘱咐他做好搬家的准备。

  这一次路过江陵的时候,他是准备将家庙祖祠搬到开封去,毕竟要成亲,祭祖这个步骤不能少。

  庞家这次也要一同搬家,庞家出了孝期,潘美和庞言兮的婚事也要提上正轨。

  因此,庞中和被派去送信。

  信送到之后,还得立刻去汴京置办房产家私。

  潘庞两家现在都算不上什么豪门大户,但潘美简在帝心、前途可期,庞家自然不能表现地太过寒酸。

  出嫁女在夫家的地位如何,除了看夫妻感情怎样,还要看陪嫁多寡与娘家的身份地位。

  这时候的陪嫁算出嫁女的体己私房钱,哪怕是丈夫也不能挪用。

  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嫁妆足够丰厚,出嫁女自己性格再稍微硬一点,在夫家的地位绝对是不可动摇的除非犯了七出之过,且同丈夫没多少感情。

  以陈、庞两家的关系,陈佑自然要拜托自己的老师在京中照顾照顾庞中和。

  嘉定二年,五月初七,苏逢吉不紧不慢地赶到锦官府。

  一场皮笑肉不笑的接风宴之后,双方幕僚交接文书、仓储等。

  确认无误双方签字用印,陈佑将府尹的印信钥匙等物交给苏逢吉,头也不回地离开府衙。

  翌日,东方未明,仆役将大包小包物事搬上船。

  天色渐白,陈佑并一众幕僚登船,舟子解缆,顺流而下。

  无人来相送。

  苏逢吉是自矜身份不愿意来。

  同陈佑较为亲近的僚属官员,陈佑早就通知过不需要送,关系不亲近的,看新府尹不来相送,自然也不会过来。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