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9章 读后感_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篇读后感论文的作者只有沈奇一人,这种文章没法带别人一起飞,属于大佬专享待遇。

  第二篇需要沈奇审核的论文来自PRL编辑部,是一篇凝聚态物理论文,六位作者人员构成复杂,有UCLA的,有东京大学的,还有英国帝国理工的,看来这是个跨国合作项目,跨了美、欧、亚三个大洲。其中通信作者来自UCLA,名字是Li-Li,好奇怪的名字。

  这篇凝聚态物理论文研究凝聚物质的结构、力学和热力学性质,这跟沈奇他们FASTER项目组的研究方向有所区别,跟沈奇早期单干时的研究领域有些类似。

  FASTER项目组现在干的活,一句话总结就是研制新材料。这非常偏应用,研究成果带来的红利也很吸引人。

  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员构成不能全是实验员,总得有几个擅长学术理论研究的学者。

  “PRL发来的这篇凝聚态物理论文,写的真心不错。”沈奇快速浏览一遍论文,他的第一感觉是,这篇论文只附了少量的测试结果图片,剩下的是理论分析。

  这个跨国项目组采用自洽场理论研究了凝聚物质的微相结构缺陷,对光子晶体制备、生物医学、功能纳米材料均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比较高端。”这是沈奇仔细看完论文之后的结论。

  不可否认,纯粹做应用的研究人员在物质收获上会更多一点。

  但在学术地位上,理论研究型的学者更崇高一些。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国际上的凝聚态物理团队不乏高手。

  包括副组长汤元在内,FASTER项目组已没有一个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做学术理论研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尝过甜头之后,再转回去做理论,这很难做到。

  也就沈奇对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方向感兴趣,他绝不能让自己的中心变成一个只做应用产品的机构。

  沈奇回复PRL编辑部:“过审。”

  虽然过审了,但沈奇还是通过电子邮箱联系PRL主编,对这篇论文提了些建议:“体系受限作用发生变化,使得体系相貌产生了明显的转变,例如从三层柱状相到对称的双层柱状相的转变,或是从水平层状相到垂直层状相的转变,体系的熵能对最终形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了,这篇论文已经很好了,也希望我的建议,能对他们的下一个类似项目起到一定的作用。”

  PRL主编回复邮件:“沈教授,我们是否可以将你的建议整理成一篇评论文章,发表在PRL上?”

  “可以。”沈奇同意了,他审了两篇论文,写了两篇读后感,没想到读后感还蛮受欢迎的。

  《数学年刊》一季度出一期,PRL是周刊,出刊速度快。

  沈奇评审的这篇凝聚态物理论文,很快就在最新一期的PRL上报道了。

  他写的凝聚态物理评论文章也在这篇PRL上发表了,只有一页纸。

  系统:“新成就!宿主在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一篇,基础奖励5万点学霸积分,乘以该期刊IF值11.382,最终奖励569100点学霸积分。结余54261588点学霸积分,请宿主确认。”

  “读后感也有奖励,真不错。”沈奇审稿审出了意外发现。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