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章 传授经验_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试程序估计差不多,主要是考察申请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吧。”

  “和面试官交流时应避免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交流什么话题倒不是重点,重点是交流时的自信和从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此时的沈奇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兄。

  “谢谢分享!”秦浩感激的说到,申请常春藤名校的书面流程他都懂,面试这种事情,网上的信息也不知真假。

  最靠谱的咨询渠道当然是请教刚参加完普林斯顿面试,并顺利通过的沈奇。

  在任教授的安排下,在秦浩的具体协调下,沈奇于次日参加物院综合设计性实验。

  同样是光学实验,沈奇给实验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光子间的心灵感应”,并列出所需的实验仪器清单。

  和模式化固定程序操作的基础性实验不同,综合设计性实验需要实验者自己设计方案。

  沈奇申请的实验仪器非常简单,一个光源发射器,两个探测器,几面普通透镜,一面半透镜。

  在秦浩的监督下,沈奇开始了“光子间的心灵感应”实验。

  沈奇小心翼翼的调整光源发射器,不断降低入射光的功率,直到最终发出极其微弱的光,并让它通过半透镜。

  半透镜是一种特殊的镜子,一半的光可以通过,另一半被反射。

  入射光被半透镜分为两段,再用普通透镜分别改变它们的行进路线,最后抵达光子探测器。

  实验到了这个步骤,其实已进入了量子力学领域,要解决的问题是,光到底是个啥玩意?

  牛顿认为光的本质是人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同时代的惠更斯却认为光的本质是一种波。

  两位大佬及各自的追随者争吵了一百多年仍未分胜负。

  直到托马斯-杨进行了著名的双缝实验,才获得了光是一种波的决定性证据。

  然而辩论仍在继续,不久之后爱因斯坦站了出来,他站牛顿,主张光具有粒子性,光量子说因此诞生,物理学的新时代开启。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和粒子性是极端对立的两种特性,犹如硬币的正反面,我们永远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但无法否认另一面的存在。

  光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何时出现就如抛硬币,五五开,完全随机,物理学术语称为量子关联,它是量子密码设定的理论基础。

  量子密码比撩妹用的维吉尼亚密码更高端,数学系的选修课《密码学》只是简单描述了几句,沈奇涉猎较浅,这是非常偏应用的一个领域。

  沈奇操作实验仪器,通过两个不同的探测器来接收光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