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51章 贵妃省亲(六)_红楼琏二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后面的原则,先将贾宝玉的瞧了,觉得果然有几分灵巧娟秀之意,便点了点头,自认从小的苦心教导,并没有白费。

  然后才瞅向贾琏的诗词。

  第一首嘛,平平无奇,元春一时都以为自己错漏了,忍不住从头又看了一遍,心里隐起纳罕,也不便表示,只好继续看下一首。

  这一看,总算是眼睛一亮。

  贾琏虽然很久没有过考试的感觉了,但是元春毕竟是十二钗正册排位第三,仅次于宝钗黛玉的女子,而且有着冠绝三春的美誉。让这样的才女评阅自己的试卷,他心里竟是有点小紧张。

  因此也是一直瞧着元春的反应,见她如此,内心释然的一声叹息。得,果然自己在这方面,是完全及不过黛玉那小妮子的了。

  没错,贾琏还是抄了。

  而且,抄的对象,正是黛玉!

  但他却也不是故意要如此,这其中有个缘故。

  贾琏熟读红楼,自然知道,这元春最喜欢的四个地方,正是原着中黛玉、宝钗、李纨、贾宝玉四人所住之所,而且匾额全是贾宝玉所提,但是真正的名字,还是元春赐予的。

  此时他注意到,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三处,也正式得名,唯独这“稻香村”,还未曾出现,而是被元春赐以“浣葛山庄”之名。

  贾琏这才想起,原着中,好像是元春见到黛玉所作“杏帘在望”(浣葛山庄匾额)一首五律之后,心喜之下,采用了黛玉诗中的“稻香”说法,改赐名为“稻香村”。

  虽然贾琏没有强迫症,一个名字也不算什么,但是谁叫元春,刚好有让他给稻香村题咏呢?

  】

  正好当初读书之时,贾琏也是极爱黛玉的这首“杏帘在望”,想着此番黛玉大概是没有机会将此诗作大白于天下,何不从黛玉处借来,也算是帮她扬名?

  说不定,元春见了之后,果然将名字改为“稻香村”,岂不两全齐美?

  贾琏还在为自己被黛玉的才情打败有些闷闷不乐,上面元春已经欣喜的站了起来,双手捻着稿子,念道: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元春是有意给贾琏扬名,因此清声念完之后,也不说话,只看大家的反应。

  果然,凤姐儿等文盲不用在意,李纨等通文墨的人,听了之后,也都明白元春为何会如此明显的表露出欣喜之色了。

  其中宝钗细细一琢磨,不由得诧异的瞅了贾琏一眼。

  诚然,这首五律不论韵律还是灵巧程度,都足够好,听来有别是一番才思在内。

  只是令宝钗奇怪的是,贾琏好武,不是应该更有锐气和危机意识的吗?怎么能写出“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这般赞颂歌舞升平的诗句来?

  然想起今日是天家降恩,恩准元春归家省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