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战事起_带着庄园系统去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然,朝会不久,刘邦大赦天下,同时宣布了亲征匈奴的决定。

  汉朝这个时候的人,还隐隐带有点骑士精神。

  哪怕是跟异族的武装冲突,身为皇帝,基本都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这跟后世文臣兴国武将□□皇帝安坐高堂之上的分工合作很不一样。

  樊伉猜测也许是因为这个时候才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社会分工还不太明确的原因,朝廷各机构的职能都不明确,所有人都在摸在石头过河,研究着怎么行之有效地治理一个国家,皇帝为了自己确定自己的威信,自然要事事抢先。

  樊伉对刘邦这种凡事亲力亲为的精神很敬佩,但对他这种明显作死的行为不予评价。

  就算他历史不好也知道,就是这一次亲征,因为刘邦的轻率冒进,中了匈奴的诱兵之计,孤军深入,导致汉军的车骑主力被冒顿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

  若不是周勃率领的步兵主力在攻陷楼烦后,及时掉转头又将匈奴主力包抄,估计大汉的历史从那之后就要改写了。

  至于各种野史上所书,是因为陈平献计贿赂了冒顿的大阏氏之后,刘邦才得以脱险的事,樊伉是连一根头发也不相信的。

  冒顿那样一个为了权利能将自己的亲爹都毫不犹豫杀掉的大野心家,怎么可能会听从于一个女人的劝导,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件最让樊伉在意的事就是,就是这一战后,吕氏集团的一把手,大汉朝的第二号人物周吕侯吕泽,他的舅舅因为伤势过重,不久就去世了。

  正是吕泽的去世,才导致了其后汉政局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樊伉因为编写汉皇传,道听途说包括他亲爹亲娘的种种描述,对于汉朝的历史比起刚来的时候要了解得深刻许多。

  刘邦早有废太子之意,为何一直隐忍不发,恐怕并不是顾念与吕雉的夫妻情谊,而是忌惮吕泽吧!

  不管这其中恩怨如何,樊哙出征在即是肯定的。

  战争来得太快,以至于刚来这个世界不久的樊伉还没有丝毫准备。

  如果能够再给他两年的时间,他相信那个时候他对战争的准备会充足许多。

  即使如此,樊伉还是尽可能地多做两手准备。

  战争时期,大军最缺的是什么?

  粮草不必说,这是重中之重。

  粮草的事情朝廷会安排,无需他操心,他也操心不过来,刘邦和萧何总不会让将士们空着肚子去打仗。

  除了粮草,当然就是医疗。

  樊伉看到宫里的侍医给人治病,也亲身体验过军中是如何处理外伤的。

  上次他手受伤,吕媭就曾唤过一名据说军中粗通医理,会处理外伤的部曲给他包扎伤口,那经历不说也罢。

  从这两件事他就知道这个时代的医疗环境有多落后。

  消毒是别想了,刀伤药的效果也够呛。

  在这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