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三)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难,远过进士一科。一二等向不授人,能入三等者,几十年来亦不过三两人,四等便已中格。王平章旧日亦曾说,苏家父子之学,乃是战国纵横家一流。伪作鲁直挟圣君,却是纵横家惯用的手段。而今日上书之人,更是无才无德,除了伪作直言以邀名,别无进用之法。”

  “这样的人还想得用?!”

  “纵不能用,也不能加罪。在世人眼中,是是为国无暇谋身,纵使说错了,也是好意。”蔡确叹道,心中却是大乐,“若是将之责罚,反是为其扬名。之前洛阳就有回报,说是嵩阳书院的一干学子意欲为流言叩阙,不知怎么就改成了上书。”

  “这件事之前政事堂怎么没有上报?!”

  “一开始只是有所传闻,不敢遽然相信,直到今天终于看到章疏,方才知道竟有人大胆如此!”

  “……可能查得出是谁在煽惑人心?”

  蔡确摇摇头:“流言蜚语,如同浮灰飞絮,如何查得出来路?”

  他不打算将旧党再踩上几脚,只要在皇后心里再留上一根刺就足够了。查出了明确的犯人,就会怨有所归,而查不出来,恶感日积月累,皇后对旧党的压制,将不再会局限于吕公著、司马光那区区数人。

  向皇后的心口上像是给堵了一块石头,怎么都顺不过气来。她临危受命,一心想将这个国家平平安安的治理好,对得起丈夫,对得起儿子,谁能想到,那些深受重恩的臣子,一个接着一个想要翻天。先是明着欺上门来,幸好朝中还有忠臣。等到被天子一股脑的打发干净,又立刻在洛阳传递谣言。

  “上书的人确认出自是嵩阳书院!?”虽然这篇满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文章中并没有写,但方才蔡确一提,向皇后就已经牢牢记下了。

  蔡确微微一愣,“……是。”但问题并不是在这里,嵩阳书院只是表征,重点是其背后的旧党。

  “新任的资善堂说书,程颢是在嵩阳书院里教书吧?”对于丈夫给儿子找的两位新老师,王安石不必多论,名不见经传的程颢,向皇后怎么可能会不去打听他的底细。

  “确实如此!程颢、程颐兄弟于嵩阳书院授徒多年,司马光亦曾讲学其间,吕公著也曾多次造访。”

  “程颢他也是韩学士的老师吧?”

  蔡确更正道,“仅是半师之谊。”

  “半师之谊……”向皇后念了一句,像是在咀嚼这个词的含义,继而又道,“听说韩学士曾经立雪程门,站了半日之久。”

  “确有其事。”

  “当日韩学士都已经是功臣了,雪地里站半日,官家都不能这么做。”皇后的语气变得危险起来。

  蔡确越听越是觉得不对劲,话题怎么越扯越偏了。

  “相公意思,吾已经知道了。但程颢乃是陛下亲任的资善堂说书,一时也不能拿他如何。”向皇后,满腹怨气的说着,乃至咬牙切齿,“一面说吾勾结外臣,囚禁天子、太后,一面又干干脆脆的接下诏命。这事倒是做得漂亮啊!”

  蔡确张开了口,想说话,却不知该怎么说。

  怎么误会到了这一步?!旧党都成了死耗子,让皇后继续保持对他们的恶感,将嵩阳书院视为旧党的巢窟也就足够了,却不是要皇后对程颢有何动作。

  程颢虽然在嵩阳书院里面教书,而上书的也是嵩阳书院中的士子。但以韩冈对师长一直以来的尊重,纵然日后,也不会容许无缘无故的加罪于他。

  但听现在的口气,恐怕稍待时日,就要拿程颢开刀了。

  这事真的麻烦了!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