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3章 契丹人的起事不可能成功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了进攻,三十二个独立营也被他轮番拉上了战场。

  说实话,这些战事的规模并不大,战斗并不激烈。

  金军是死抱着防守、绝不出击的策略,在苏咏霖的威逼下居然主动放弃了霸州的大城县和文安县。

  他们不断往后退,以益津、保定和归信三县为铁三角,依托瓦桥关和益津关两大关口,沿着易水河、滹沱河打造了坚固的防线。

  这坚固的防线给苏咏霖的进攻带去了很大的阻碍。

  但是很巧的是,他并没有打算真的攻克这里,否则他就会把十万大军全部压上去和金军战略决战,一举夺取雄州、霸州,直取中都。

  当然这很难就是了。

  苏咏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练兵,让新兵见识战场,在老鸟的带领下熟悉战场,以此弥补之前一战损失太多老兵带来的战力下滑。

  所以面对金军打造的营垒防线,苏咏霖是以一种战术角度去对待的。

  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部队有没有在这样的地形环境之中击败金军守军的能力。

  所以各支军队轮番上阵,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用最强火力面对金军严密的防御。

  金军这种严密的防御策略极大的考验了各军的组织度和将领的战术水平,稍有不慎,就会把练兵之战打成溃败之战。

  那是不能被接受的。

  现在看来,练兵的效果是很明显的。

  各军接二连三发起进攻,两个多月的时间接连攻占金军八个营垒,歼灭金军数千。

  金军不主动出击,则光复军各军进退自如,损失也较小,更重要的是每一支部队都有了战斗经验,对战场有了初步的认识。

  每一个新兵也都见了血的颜色,闻了血的腥味儿,见识到人被砍成几段之后是什么模样,有了浑身发抖半夜做噩梦的战场初体验。

  不过让他们上战场不单单是为了让他们熟悉战场。

  如果仅仅只是让他们熟悉战场,那么轮番作战的意义就非常有限了。

  苏咏霖想要做的是让他们在战场上学习,在战场上成长。

  这对一支军队来说很重要。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