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9 想不通_匠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密,过了这么多年也几乎没有裂痕,在这座破败的四时堂里已经算是相当完好的部分了。

  这扇漏窗的窗框直长方角,雕有图形,中间大面积漏空。普通的雕窗漏空部分形状规整,以凸显窗后景物为主,这扇窗子却略有不同。

  它右下角雕了一个人物场景,是一老一少正在下棋。许问回头看了一眼,这扇漏窗正对的景色是一棵针叶松。两厢结合起来,就是一幅松下对弈图。

  四时堂,竹松梅蕉,对应琴棋书画。

  每一扇窗、每一片景、每一时季,变幻出千变万化的景致。

  非常巧妙。

  据说漏花窗最早出现是在秦朝,那时候的花窗图形是最简单的斜网络纹。之后一代代传承发展,这种形式有做在园林墙体上的,有做在屋墙上的,图形图案更是千变万化,八角、六角、四方、圆形、椭圆;花草、动物、祥云、景观……无所不包,非常灵活。

  制作这面漏窗的顶级工匠,当初怀抱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路,一生之中又看过什么学过什么?

  许问的手指从木料上拂过,无数思绪乍起而灭。

  最后,他拍了拍窗框,走进了堂中。

  四时堂里还是一样的阴影,里面堆积的器物投下浓厚的阴影,单这样完全看不出这些东西有多宝贵。

  许问暂时收起多余的心思,走到那张紫檀百子拔步床跟前。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先去做点什么。

  他把拔步床跟前的东西全部清理开,又拿来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材料,准备开始工作了。

  许宅到处都破破烂烂,他以前每次回来都只能在工作间的小窝里搭个铺子将就一晚,现在打算给自己修张床好好睡一觉。

  整个徒工试过程里从没涉及过紫檀这种名贵木料,连硬木都比较少有——县试时的那张榉木拔步床,已经算是最硬的一种了。

  事实上,大部分学徒在整个学习生涯里都很少接触硬木,紫檀更是碰都不会碰到。当然,院试时那些一二级工坊的继承人得排除在外面。

  但许问对此一点也不陌生。

  旧木场什么都有,连天青教徒弟也教得很全面,十八巧里更是直接就有“紫檀巧”这一种。

  许问如今十八巧已经练得出神入化,这张床对他来说也不算太有难度。

  第一步同样是描述并统计床体当前的状态,绘制整体与局部所有的图纸。

  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与体检被完整地带到了这边来,许问仍然能见物绘形,尺寸精确宛如尺矩量成。

  他向来是只要进入工作状态就很专心,没过多久,他就完全地沉浸进了床体本身的设计中,完全忘记了那些纷乱的思绪。

  拟完方案,接下来就要对床体进行拆解。

  这里光线太暗,是没办法修复的,拆开的床体正好也可以搬到外面的临时工作间去。

  拆开的部分要做好标记,有序摆放,缺失或者损坏的部分要额外标注出来,根据其他已有的图形图案推断出拼图中缺少的那一块,一比一大小地绘制成形。

  这张床最大的修复难度其实就是这个环节。

  百子是华夏传统图案中比较经典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一百个孩童玩耍或者生活的图案。在讲究的百子图里,这一百个孩子要求每一个的神态和动作都不一样,但又要出自于同一风格。

  根据统计,这张床的百子里,有八十二个是完整的,十二个残损不全,还有六个完全缺失。

  残损的要补全,缺失的要重绘,许问经受过考验,深知这中间的关窍是什么。

  相对来说,这项工作比上次孙博然雀替的补全还要简单一点,毕竟前面这八十二孩童充分的表达了制作工匠的风格与习惯,后面这些照猫画虎就行了。

  一个接一个的传统孩童出现在纸上,或捧球大笑,或坐地哭泣,每一个都栩栩如生,每一个仿佛是原图的孪生兄弟。

  这个工匠真有趣、真灵动!

  许问完全地沉浸其中,突然对着一个孩子笑弯了的眼睛,微笑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