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4.正戏上场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的诊治理念。

  急诊医生拿手的是诊断和维持治疗,说难听点就是保证病人能活着见到相对应的专科医生。当病人病情稳定或者已经找到了明确病因后,确实应该转手交给其他医生。

  专科专治才能有效降低误诊率,这么做才是对病人尽心负责。

  不过贝丝希望的流感康复并没有出现,在考恩特的描述下,病人病情急转直下。

  入院第37天出现抗体,38天体温自然回落到度左右,头疼和全身疼痛都有明显好转。按一般流感病程,第39天,也就是抗体出现后的第二天流感病毒就应该被清除干净。但病人的体温却又再次拔高,度。

  “又来?”

  “这都第几次了?”

  如此反复的高烧低烧不仅折磨着病人,也同样折磨着床位医生。在他们看来,病毒和细菌就像在买票窗口前排长队一样,轮流买着进入病人身体的入场券。

  “怎么,这就不行了?”考恩特看着有些泄气的年轻医生们,笑着说道,“你们以为这次流感是第二阶段的后半段?”

  “难道不是吗?”

  “流感只是第二阶段的转折点而已。”考恩特对之前的诊疗经过还记忆犹新,“流感过了之后才是真正的第二阶段后半,发病的凶险程度和时长都远超第一阶段。”

  再次陷入高烧漩涡中后,病人出现了很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惊厥、肌强直、痉挛和共济失调,甚至脑膜刺激征和呼吸衰竭,就像是过春节一样,把病人的脑子当成了春晚舞台,轮番上场。

  这些症状有未知感染做靠山,把医生们纷纷秀翻在地。

  和这些不知该如何下手的年轻医生不同,病情发展到这里才让祁镜觉得有意思起来:“考恩特老师,病人的头颅mri报告有吗?”

  “有。”

  考恩特这次不仅仅带来了检查报告,还把mri的电子版照片一并放进了ppt里:“第42天的脑组织有轻微的充血和水肿,第46天就发现有点状出血和脱髓鞘改变,进而导致病人产生了短暂的昏迷。”

  “那脑脊液检查呢?”

  “脑脊液基本正常。”

  “基本正常那就说明还有不完全正常的项目存在。”祁镜不肯漏过任何一处细节,“是蛋白还是糖?或者是中粒和淋巴?”

  “蛋白和糖都挺正常的,疑问主要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考恩特没想到祁镜会问得那么细,索性把之前准备好的脑脊液报告一并展示了出来:“第41天脑脊液检查,中性粒细胞占比升高,但在第44天的复查中这种升高消失了。然而到了第48天,再次复查脑脊液,发现占比出现了倒置,淋巴细胞反而更多了。”

  中性粒细胞对应的是细菌感染,而淋巴细胞对应的是病毒。

  两者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遇到外界感染入侵身体的时候从来不客气,该谁上场就谁上场。虽然祁镜没见过这种情况,但仍然从白细胞降低这一项中看出是病毒感染。

  “应该是病毒性脑炎。”祁镜建议道,“我隐隐地觉得之前一系列的免疫系统紊乱,很有可能是这个病毒造成的。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有必要做一下病毒分离。”

  考恩特很无奈:“病毒感染实在没什么特效药,当初也没做病毒分离。整个神经系统的症状断断续续地持续了20多天,在入院第58天......”

  “感染该结束了吧?”

  “是啊,都两个月了。”

  “我说了病人的病程有四个多月,甚至至今还在icu里待着,所以......”考恩特摇摇头,叹了口气:“第58天,病人的集尿袋变成了紫色,也就是祁先生所说的紫色尿袋综合征。”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