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史上第一份电报_你的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有什一税捞钱,自然就要找地方花钱,不然等着银子在地窖里头变黑么?

  所以番婆子嫌我家钱太多,竟然撒钱专门造了个烽火台,采买京城美食。每日早中晚饭点,便有尚食局的女官拿着靛青色的食单来问朕:“万岁,饿了么?”

  朕便在食单上点了菜,让人编成八卦图阵,从那烽火台传出去,或是在宣华门上中转给外城,或是直接由西华门值守的太监在内城购置。酒食倒是不贵,一顿止二三两耳,但养这三个所谓“光学电报台”,却是花了近千两。

  但念在番婆子终于吃上了热腾腾的挂炉鸭,朕觉得这钱花的值,毕竟一千两也不过原先一个礼拜的伙食开销,还没算上巴塞丽莎的饭后甜食。

  至于便宜坊根本不卖挂炉鸭这件事,朕就不和“拂菻人的皇帝”多嘴了,兴许人就喜欢吃“正宗”货呢?

  再说朕一门心思都在作假账给帝选营上,也顾不得管这事,没想到不过两三月,她竟然把电报站修到城外去了。

  北京的城东有一座城,即通州城,乃是正统年间筑的,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乃是漕运北上的终点,每年八百万石漕粮都要经过通州,或是暂储,或是转运各方,但大额还是要运进北京城。

  通州距离北京四十余里,隶属北平府,又是漕运重地,每日管理漕运的来往公文也是颇多,虽说距离北京只有四十里,可浪费的时日,消磨的民力,鼠吃雀耗,却是不少。

  尽管就在天子脚下,但通州到北京四十里地一来一回就要两天,漕粮经过通惠河运进北京城还要换小船,水头小时甚至要关闸蓄水,很是麻烦,一旦两头协调不畅,就有船翻人亡之虞。

  这些“光学电报站”试运行了两个月,却是能解决这一问题,千里镜虽说不能真的远望千里,但只要在地势高处,看清十里之外的旗帜却也不是难事,于是番婆子从内帑拿钱,让通政司和管递铺的兵部,管漕运的户部都出钱出力,利用北京到通州现有的递铺和驿站,在有递运所的大站点边修了个高台,仿照北京城里“饿了么”的样式,铺设电报站,算上朝阳门城头和通州城西的两座,拢共七座电报站。

  所花钱财,也不过三千两银子,当然了,其中有五百两被朕薅了。

  但这七座电报站却犹如灵丹妙药,本来一来一回要两日才能处理的公文,这电报站须臾间就能把政令从北京传到通州,再从通州传到北京。

  所以昨天巴塞丽莎就吃上了通州的糖火烧。

  三千两买一糖火烧,虽说朕吃了五百两回扣,这钱花得也太冤枉了。

  不过朕又不是憨憨,怎能看不出此物的妙用?

  朕很快就到了通政司,通正使倒是不在,只有左通政在坐镇,见到一个平民装束的年轻人在锦衣卫簇拥下,走进通政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