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9章 海州造船的发展_首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还不错,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业务蒸蒸日上,虽说业务规模跟江南船舶这样的大型企业不好比,但效益却不差,陈奇林刚刚说的这些话倒不完全是客气。

  海州船舶虽然只能造小船,但是机制更灵活,他们的船只不仅在国内很畅销,甚至还会出口到东南亚,他们不仅为大宙唐盛合资造船厂做配套,一些产品也进入了华船总公司旗下各大造船厂,还有华日合资的华远川崎船厂,甚至还为韩国、日本的船厂做配套,虽然都是一些不那么重要的配套,但业务量还是很可观的。

  与之对比的是,几年前海州的造船工业还是一盘散沙,现在却已经成为国内一支非常重要的造船力量,另外他们手上还拥有大宙唐盛造船的股份,以及海州船舶工业园区的经营权。

  作为华船总公司的副总经理,即将成立的华船重工的负责人,陈奇林看重的当然不是海州船舶的技术能力、业务实力,他看重的是海州船舶整合海州造船资源的方式和经验,海州船舶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方式,这些都能为华船重工未来的整合提供一些参考,所以他是真的有屈尊到海州船舶考察的打算。

  说来也巧,蔡启华是海州船舶几年前从东浦中华造船厂挖过来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而东浦中华船厂是华船总公司在浦江市的另外一家造船厂,就在春山区。东浦中华的历史没有江南船舶那么显赫,但是近年来的发展却比江南船舶更好,毕竟江南船舶受到春江的限制,无法建造大船。东浦中华虽然也在春江,不过是在春江和天江交汇处,受到的限制要小一点。

  蔡启华原本在东浦中华并不起眼,他早先得罪了领导,一直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干,到了海州船舶以后,却爆发出璀璨的光芒,很快证明了自己,并成为海州船舶的副总经理,而他开始兼任海州船舶在浦江的办事处经理,也是最近不久的事情,随着经营状况的好转,海州船舶有意进一步拓展经营范围,提升技术实力,所以蔡启华来浦江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拓展业务,还包括了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寻求海州船舶的业务和技术的突破。

  听到陈奇林的话,蔡启华连忙笑着说道:“陈总来海州船舶考察,那是我们的荣幸,我会尽快向公司汇报,陈总随时都可以莅临”

  陈奇林摆了摆手:“华船总公司要进行重组,一分为二,不再承担行业管理的职能,海州船舶重组以后,已经并不隶属华船总公司的序列,所以我们去海州船舶,是真的要去学习的。”

  陈奇林的父亲就是一位学者型的领导,陈奇林本人也是温文尔雅,并没有摆出一副高官的冷傲姿态。不过陈奇林的级别在那里,哪怕华船总公司改制以后,作为华船重工的负责人,并没有明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