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69章 临清兵乱(1)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了眉目。

  关于这位皇太子,他已经听到不少的传言,尤其是两天前李晃李公公跟他讲的最多。

  做事果决,心狠手辣,是李晃对皇太子的总结。

  “你可以躲,躲到兵营里去,但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这笔账,太子终究会跟你算。”

  “你也可以杀人灭口,但申氏已经进了临清营,你再想杀人灭口也没有意义了,除非你能把知道此事的人,全部杀掉,否则太子一定会把真相调查出来。”

  “文官有句话,叫思危,思退,思变,你现在可以退,可以坦诚所有的罪行,咱家以为,太子不会杀你,但你这一辈子休想再复出。”

  “要想保住现在的爵位,你其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戴罪立功。”

  “如果三天之内,你能剿灭王俊,端了他的老巢,立下大功,就算你杀良冒功,太子也拿你没办法。”

  “剿灭王俊不可能,那你就只能从临清城里想办法了。”

  刘泽清清楚记得李晃嘴角那一抹诡异的笑意……

  “进城!”

  一声清亮的口号将胡思乱想的刘泽清惊醒。

  “遵令!”

  刘泽清答应一声,亲率五百亲兵亲自在前开路,吴甡,巩永固,田守信等人簇拥着太子,五百武襄左卫左右护卫,一行人浩浩荡荡入城。王永吉邱祖德等本地官员急忙跟上。

  京营大军则在城外十里扎营。

  和路上经过的城池不同,临清城是京营大军此行的节点之一,除了接纳江南的军粮,同时也要在这修整一二。

  朱慈烺注意到,临清城城墙并不算高大,但却相当繁华,不说城里,只说在城外的运河两边就聚集了大量的商户和民居,市肆栉比,有肩摩毂击之势,岸边的码头船只密集,往来的舟楫穿梭不停。

  怪不得在这个时代,临清会和广州成都并列,是仅次于苏州南京北京的大型城市之一呢。只看这阵势就能知道临清的繁华程度。另外,临清仓可存粮300万石,是大明朝最大的粮仓。临清钞关的税收也是全国之首。不夸张的讲,临清就是大明朝的一个钱罐子、粮袋子。可惜这样的繁华地点在崇祯十五年末被建虏攻破,一通烧杀抢掠之后,几乎变成了一座废墟。

  街道两边挤满了看热闹、想要一睹太子风采的百姓,山东镇和当地卫所兵的军士沿街维持秩序,以免有人冲撞太子的车驾,最前面则是临清州衙的衙役鸣锣开道令行人让路。

  但怕什么来什么,刘泽清的五百兵刚过去,右边街道忽然掀起一阵骚动,几名劲装汉子和守在街边的军士发生了冲突,推搡之中,一名妇人趁机冲到街心,双手高举诉状,望向太子殿下的车驾,撕心裂肺的高喊:“冤枉啊!太子殿下,民女丈夫冤枉啊!”

  闻言,山东本地官员都是脸色大变。

  这是叩阍啊!

  明张自烈在《正字通-门部》中有记载:“凡吏民冤抑诣阙自诉者,曰叩阍”。

  从古至今,拦截官员车驾喊冤的事情层出不穷,而如果拦的不是官员,而是皇帝,就叫叩阍,太子虽然不是皇帝,但他是储君,又有代天出征,处置地方官员的权力,因此说是叩阍也不为过。

  ————有读者大大会以为这几张是啰嗦,但作者君以为,此三章是塑造李晃和萧汉俊这两个谍报人才的关键点,也是揭开五皇子死亡之谜的必要步骤。因为必要,所以不得不啰嗦几张啊,望大家海涵。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