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航母其实很脆弱_烽烟狼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题:不可迷信航母无敌神话

  美退役情报官警示美军“”

  魏岳江编译

  不论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还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现代战争的“第一枪”往往是从航母编队打响。现代化的航母不仅是海军舰队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打击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尽管这个机械化时代的“巨无霸”走过了悠悠的历史岁月,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它在海上作战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面对海洋世纪的挑战,不仅传统的海军强国仍强化建设自己的航母编队,其他新兴的海军国家也争相加入“航母俱乐部”。那么,航母真的永远不可战胜吗?

  美国海军退役情报官,现供职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的约翰·帕彻,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学报》上发表题为《海上要塞——航母无敌的神话》的文章中指出,即便是当今最先进的大型核动力航母,在特定环境下也有可能像“缓慢移动的靶标”般脆弱。1945年以后,美国海军的大型航母从未有过被击沉或遭重创的记录。尽管有关航母价值的争论始终存在,但大多是围绕航母的使命、成本以及兵力结构等展开,从未有人质疑其生存能力。换言之,在美军内部,“航母坚不可摧”几乎已成为一种潜意识。

  然而,约翰·帕彻却提出了不同的论调。他在文章指出,在支持航母的人看来,高航速、厚装甲、重火力乃至海洋的天然庇护效应,都是航母具有强大生存能力的有力证据。然而从理论上分析,足够聪明的对手仍能从航母的防御体系中发掘出某些漏洞并加以利用,譬如:航母在高速机动过程中无法确保舰载机持续出动,夜间尤其如此;在低战备等级下,航母上的装甲机库门往往处于敞开状态;航母为确保信息流通而配备的网络节点,同样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如果掌握了这些弱点,再辅之以有一定战斗力的常规武器,潜在对手完全可能给美军的航母造成严重威胁。这里所谓常规武器,包括巡航导弹、静音潜艇以及智能水雷,近来被媒体热炒的反舰弹道导弹当然也在其列。

  为了更生动地说明这一点,文章作者构思了几种针对航母的“不对称战术”:在一个无法起降飞机的夜间,一小队武装人员驾驶隐形快艇接近远离护航兵力的航母,强行登舰后迅速在航空设施上安装炸弹。舰员未及反应,舰载机已损失大半。敌对国家派特种兵占领了一艘大型货轮,趁美军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时驾船撞击。后者躲闪不及,舰体受损导致航速降至每小时10海里以下,舰载机无法正常起飞。某极端组织避实击虚,利用自杀式快艇同时袭击了多艘相对脆弱的美军后勤补给舰。由于无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