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高炉_明末混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盐在古代是战略资源。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已经很难体会到盐的珍贵了,估计也不会有人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块钱一包的盐粉放到古代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这奇白如雪c没有一丝异味的苦涩感的盐,在古代只有王公大臣才有资格享用。平民百姓就对不起了,只能用那种在海边晒出来的海盐这种盐制作简单,将海水引入盐田晒干,剩下的就是盐了,很便宜,只是这种盐沙子石头之类的杂物相当多,吃起来还有涩味,味道真不怎么样(现在农村制作腌菜的时候都还在用这种盐,只不过没有沙子了而已。)。可就算是这种盐,黑心的盐商也不让他们好好吃,太平年代还好,到了乱世,那简直就是一天一个价,有时候甚至是有价无市了,而且里面还掺了大量沙子,在吃之前必须先筛一次,不然就连沙子一起吃下去了。杨梦龙已经受够了那种糟糕透顶的盐了,他要自己开采盐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让自己吃上最好的盐!

  听听,多么远大的理想啊!

  只是想实现这个远大的理想,可一点也不容易。舞阳盐矿的埋藏深度普遍在一千米以上,这个深度相当的吓人。古代盐工也不是没有办法打到这么深,只是想打这么深的盐井,需要非常精湛的技术,还有大量时间和资金。在康熙年间,四川自贡就打出了一口深达一千零一米的盐井,那是中国第一口深度超过一千米的深井,不难想象,在没有任何大型机械的古代,想打出这么深的盐井是多么困难的事情————这口盐井可是一代代不断深挖,一直挖到清朝才挖到这么深的,想在几年之内打出上千米深的井,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杨梦龙就不信这个邪,一口气打十口盐井,齐头并进,非把盐矿挖出来不可!

  他想挖,盐工们也就只能挖了,反正出钱的是他,怕什么?每天一大早,吃了早饭后,盐工们就开始干活,喊着号子在地球身上打洞,越打越深,没多久,挖出来的泥土便堆积如山了。杨梦龙每天都跑到工地去看他们干活,颇为好奇的样子,不过看了几天他就烦了,很少再去了。

  好在,还有别的东西供他看的,比如说,他折腾了整整一年的高炉。

  没错,那座他折腾了整整一年的炼钢高炉已经竣工了。

  “他娘的,真不容易啊!”

  杨梦龙看着这座有点惨不忍睹的高炉,大发感叹。

  程骥嘴角微微扯动,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他也觉得不容易,这位大少爷亲自设计的炼钢高炉建了几次又拆了几次,中间还坍塌了一次,最后还是他帮忙请了几位专业建筑师接手整个工程,才算是搞定了。看着那根通天巨塔般的大烟囱,他也有点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慨

  杨梦龙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