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回 换明瓦皇城骤转寒 听小段牡丹巧戏仙_辛夷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避嫌的打算,便一次没去瞧过他。看着永年老老实实呆在许氏身边,许氏又毫无规矩的直接替他先准备了果子吃,赵祯恍惚间似看到了自己幼年时的憨态。所幸永年没有皇子的头衔,在宫里该是要比自己当年能活得随意些。

  赵祯对许氏的照料颇为满意,哪知再看别处,心绪又开始冷淡下来。这临时搭成得暖阁中,命妇们脸上粉面红脂,瞧不出原本心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竟也谈笑做一团。他不信这一片和乐,倘或是真的融洽至此,怎的不曾听谁为连溪芠的死而伤感,可见平日得姐妹情谊只不过做做样子。

  他没有那么疼惜连溪芠,甚至每每记起她来,胃里便觉得恶心。好在他曾读过唐高宗颁布的诏令,见到“太子婴(武则天儿子李弘)沈瘵(结核病),联须其痊复,将逊于位”的话,彼时他向任医丞的齐宣请教,若当真患了传尸之症,该如何保命。

  齐宣告诉他,须以人脑的天灵盖,浸以白檀香煎煮过后磨碎入药,制成《天灵盖散》,方可驱尽痨虫。是以人骨于他来说,多少有着药引的印象,他才能不那么在意。

  杨太后瞧他没有率先开口的意愿,便拾起了往日的欢颜和蔼,招呼祖筠呈给他杂剧官本名册,慈声道:“官家,既是家宴,则不需要拘泥于定下的礼节,齐齐整整用膳观戏最要紧。老身这些日子把名录上的剧目听得齐全,都是好的,足见十月没有懈怠。”

  赵祯接过草草翻了翻,又合上递给周成奉,让传给颢蓁,接着神色恭谨的说:“儿子听得少,怎及小娘娘腹笥丰赡,通晓典故,一切只消顺了小娘娘的心思即可。”

  杨太后笑意未减,微微颔首道:“官本定段唱的大都是老人旧事,往往离不了忠孝二字,枯燥无味,少年人坐不住,听不进去也是有的。”

  赵祯摇摇头,淡淡说:“怕得不是忠孝枯燥,而是古今不同,诸多段数里却硬要援古证今,背后心思实难揣测。我定力尚不足,恐听了要掉进前人那一套。”

  杨太后嘴角仍是挂着笑:“倒是有那没劝诫的,只你不晓得罢了。昨儿个他们为哄老身开心,就演了《三爷老大明乐》,连说带唱有半个时辰,可这唱本里头竟也只是讲了几个人在听戏。”

  “娘娘,他们听得什么?”馥芝没听出来二人说话皆有所指,仗着以往赵祯的宠爱,平白抢话道。

  “呦。”杨太后一皱眉,“光顾着看他们,竟不记得戏里看什么了。”

  小道情在一旁赶忙回:“禀娘娘,他们看的《风流药戏牡丹》。”

  馥芝打趣道:“嗬,娘娘看戏,戏里套着戏,套着的戏又是个戏,这戏里戏外还生出梦蝶的滋味哪。儿臣偶有闲暇,亦常要几个女乐到我穆清阁中来上一段,可也没娘娘听得深彻,未尝听过这故事。”

  “蠢段子罢了。”杨太后姿容慈雅,笑眼盈盈的说,“里头观戏这三个人还都不全乎,一个半聋,一个半瞎,一个歪脖。那半聋的说戏装做工好,就是唱得没滋味儿;半瞎的说戏唱的都好,就是衣裳做工不好;最后歪脖的说,你们说得全不对,唱本有滋味,一身行头做工也精巧,可就是戏台子歪了。”

  众人都跟着聚精会神听她讲到这儿,一并乐了起来。

  ①宋代用楮树树皮做得衣被,因材料便宜,朝廷经常在冬日拿来发放给穷人。并因其衣色洁白,也很受一些文人追捧。

  ②宋代出现得制瓦技术,以透明的云母,羊角,贝壳制成半透明的窗子,但只有有钱人用得起。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