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4章 “梦想”绝不是只敢在梦里想想_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几个人听得懂?还不是只要听到旋律,大街小巷就一群人跟着喊“狗狗狗,阿勒阿勒阿勒。”

  那首法语经典“我的名字是伊莲”,在高卢国连续25周霸占周冠的位置。几个人听得懂法语啊?

  结果还不是天天单曲循环,说“真香”。

  还有人执着于证明,鬼脸乐队和行者乐队究竟谁更强。

  但是这个问题,往往只会各执一词,无法分出胜负。

  “行者乐队更强。”

  “那为什么行者乐队要唱海明威写的歌。”

  “……”

  “鬼脸乐队唱得更好。”

  “那为什么当初鬼脸乐队不出道,现在才跑出来卖情怀?”

  “……”

  原本大家以为,在演唱会上,出色的歌曲太多了。大家的讨论会比较分散,自己打自己,导致热度分散。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反而因为他们讨论的这些歌曲,全都有一个词曲作者。

  导致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

  “海明威”“海明威”“海明威”。

  很多人这段时间真的是听这个名字听到耳朵起茧。

  因为身处风尖浪口,杜采歌很小心谨慎,基本上只窥屏,不会去粉丝群里、微博上露面。

  有不少人艾特杜采歌,询问他关于最近的音乐里、关于电影里的一些疑问。

  杜采歌基本上都没有去回应。

  对于音乐、文学、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不需要创作者把自己的理解去强加给受众。

  有时候,受众的第二次加工,反而会让这些优秀作品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例子了,大话西游。

  这就是典型的,受众的二次加工使得其从“优秀”升华为“经典”的例子。

  不过杜采歌还是选择回应了其中的一条。

  有个网络大V,叫“李三鸣”的,艾特了杜采歌:“海明威老师,其实你在演唱会上所唱的歌,有好几首在讨论梦想。追梦赤子心,执着,春天里,曾经的你,怒放的生命,假行僧,老男孩,光辉岁月,花火,这些其实都和梦想有关。甚至挪威的森林也和梦想有关,那是爱的梦想。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你这么热衷于谈论梦想?”

  杜采歌看过这个“李三鸣”写的评论文章,此人屁股坐得极正,是自己的死忠粉。

  而且文章里言之有物,并不全是为了恰饭写的。

  这人提的问题呢,又是杜采歌感兴趣的。于是他回答了一句。

  “我一般不和人讨论‘梦想’这个话题。因为我心中对‘梦想’的定义,和大多数人对‘梦想’的定义不一样。”

  “大多数人觉得,‘梦想’就是只敢在梦里想想。而我觉得吧,‘梦想’就是做梦都想要去实现。所以我的梦想其实可以分为两类:已经实现的,和正在努力让其实现的。”

  “至于为什么在歌里写梦想……因为兜售‘梦想’和‘爱情’的文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