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4章 状态奇好的姜佑曦,和进步神速的许清雅_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trytoohardtothink...don'tthinkatall。”

  “I'mnottheonlyonestarin'atthesun。”

  “Afraidofwhatyou'dfindifyoutookalookinside。”

  “Notjustdeafanddumbi'mstaringatthesun。”

  “Nottheonlyonewho'shappytogoblind……”

  许清雅听得出神,差点忘了接台词。

  杜采歌干脆喊了“CUT”。

  工作人员已经忍不住交头接耳,“这是老板写的新歌?”

  “肯定是啊,你在别的地方听到过么。这么好的歌,如果以前就有,肯定满大街都能听到。”

  “太厉害了!”

  “听得我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没想到老板还能写这么棒的摇滚。”

  “你在说废话么?老板给行者乐队写的摇滚都把他们捧成殿堂级摇滚乐队了,被棒子国和樱岛国的音乐界公认为21世纪的亚洲前三的摇滚乐队。”

  “不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杜采歌看了一会刚刚的镜头,对姜佑曦挑起大拇指,“不错,演得好,唱得也好。”

  又笑着对许清雅说,“你是听傻了吧?”

  许清雅不好意思地说:“是啊,这么有意思的歌,我一下子就入神了。”

  “你是平时不太接触摇滚,只听高雅音乐,乍听到摇滚乐有些不习惯吧!”杜采歌调笑了她一句,“不过歪打正着,效果挺好的。保一条吧。”

  保一条,就是这一条效果我很满意,算过了。

  但是保险起见,再拍一遍。

  重拍一遍,杜采歌看了看,效果还不如第一遍好。

  他也没强求,毕竟这部微电影很赶时间,20天左右要拍完。

  真要斤斤计较,那三个20天也收不住啊。

  一般一部110分钟的电影,你起码得拍三四个月吧。

  微电影哪怕只需要三分之一的素材,想20天拍完也是很赶的。

  只能稍微降低一点质量要求。

  于是他宣布:“休息5分钟,化妆组给演员补妆,道具组把接下来几个镜头的道具准备好。”

  这么热的天,演员的妆都有点花了,远了看不出来,但是给特写镜头绝对会看着不舒服,必须得补妆。

  他宣布休息后,好几个人围了上来。

  许清雅想看看自己演出的镜头,琢磨怎么去提高。

  姜佑曦是来吹彩虹屁的。“哥你这首歌写得太酷了。我兴奋得差点整晚没睡,脑海里翻来覆去都是这些歌词和旋律。太经典了!”

  “行了,别吹彩虹屁了,安心去琢磨后面的镜头。”杜采歌微笑着制止了他的吹捧。

  用得着你来夸么。

  “Staringatthesun”这是地球上殿堂级摇滚乐队U2的代表作。

  它能不经典么!

  杜版《那些年》的一大卖点,就是其中会出现几首非常经典的歌曲作为插曲。

  甚至可以说,除了“青春电影”“怀旧电影”外,它甚至还可以打上“音乐电影”的标签。

  绝对能吸引很多热爱音乐的人来看。

  杜采歌还考虑用林河做的歌曲来表达主角心境的变化。

  像前半段出现的Staringatthesun,和爱情完全不沾边。

  但是等林河陷入相思之苦,他所创作的歌曲里就出现了更多的爱情元素。

  而失恋以后,创作的歌曲又以忧伤、怀念等为主。

  至于观众会不会质疑,电影里年轻的林河何德何能可以写出这么好的歌?这不现实啊?

  没事,宣传的时候自然会说,这是海明威的半自传电影。

  林河的人物原型就是林可。

  而林可(海明威)这样一位大师级音乐人,能在高中时写出这么好的歌曲不夸张吧?

  好吧,稍微夸张了一点。

  但这是艺术的夸张。

  就像莫扎特传记电影里说他4岁就写出了第一首曲子,9岁写出一首大型交响乐。

  你信么?

  杜采歌自己4岁的时候说话都磕磕巴巴,字都不认识几个更别说识谱了。

  所以这种事就不要深究了。

  少许艺术的夸张,少许美化,都是可以理解的嘛。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