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8章 那些所谓的记录,就是等着我来破的_我只想安静地抄书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书,你一定要看。我本来是不乐意的,凭什么你说要看我就一定得看?后来想了想,我决定去看两眼,随便挑点刺,然后骂他:你给我推荐的什么垃圾玩意。然后我就看到了现在,真好看。《老人与海》,今年白杨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

  然后@了一大串名字,都是文学圈的顶级大咖,各种文学奖拿到手软,甚至包括了大华国唯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文学巨匠。

  这个老王是何许人也?

  杜采歌也是用百灵搜索了一番才知道。

  这位并不姓王,而是笔名“王陌”。

  出版过几十本书,有小说,有散文,有教育学,有文学研究,还有《论语心得》之类的。

  说“著作等身”稍嫌夸张了点,但确实是文坛一位大家。

  他近几年写作少了,似乎进入了灵感枯竭期。

  但是知名度不算低,经常出现在电视里,以客座、嘉宾的形式参加各种综艺,访谈,属于大华国人们最耳熟能详的作家之一,也是京圈的头面人物,据说和长老院的好几位长老相交莫逆。

  至于职务,倒是不高,区区一个全国作协主席而已。

  而已。

  已。

  杜采歌前世在地球时,也与这种层次的文艺圈人士来往过。

  不过尽管他是最年轻十亿俱乐部导演,和这种重量级大咖还是有点距离,在人家面前,他只是小字辈的。

  所以杜采歌特别懂得“王陌”这条微博动态的分量。

  这意味着,他已经入了“王陌”的法眼,只要他找时间去拜访一次,纳头便拜,对方就会接纳他进入圈子。

  这个圈子,对外叫做“京圈”,是大华国文化领域最顶尖的圈子,没有之一。

  而对方是京圈大佬,让不让他成为圈里人,只是对方一句话的事。

  如果能进入这个圈子,并且跻身圈子的中上层,他如果想拍电影,没钱拍,只要嚷嚷一句,就有人把钱准备好。

  再嚷嚷一句,就有人把演员、把剧组都准备好。

  在审核的时候,如果影片有稍稍越线的地方,打个招呼,自然有人去游说各路神仙,然后给他绿灯放行。

  等到上映的时候,只要他别自己作死去得罪人,排片怎么也不会低。

  但杜采歌可没兴趣“纳头便拜”。

  你是天下第一圈子。

  但与我何干?

  或许全天下人都打破头想进入这个圈子。

  那又怎样?

  我只埋头抄我的书,拍我的电影。

  我不去得罪你,也不会跑你面前去阿谀奉承。

  脊梁骨天生又直又硬,弯不下来,不好意思。

  当然,杜采歌也不是排斥进入京圈。

  等他将来有了名气、地位,对方想要拉拢他,吸引他进入那个圈子,杜采歌也不会抗拒。

  毕竟圈子里是有很多文艺领域的牛人,与那些牛人交谈,可以增长见识,可以拓宽视野,可以让思想的火花碰撞,迸发出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