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1章 奔赴京口_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这样做,朝廷上的大臣也绝对不会答应。

  桓石民虽然是他谢安的女婿,但是,终究还是姓桓的,把他放在江州,那是谢家占便宜。

  把他放到北府,那是给桓冲送人头。

  “阿翁抬举了,小婿才掌兵多长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几个月而已,怎能担此大任?”

  “小婿当然愿意帮助阿翁做事,实在是经验不足,年资不够,还望阿翁多考虑。”

  以退为进是现在最好的办法,如果谢安还有更好的人选,他又怎么会开这个口?

  谢安叹了口气:“稚远,你没问题,老夫相信你!”

  “小婿觉得,刘牢之将军也很合适,小婿在北府也待过一段时间,看到刘将军和岳丈大人相处和谐,配合默契。”

  “论经验,刘将军比我多,论年齿,他也远远在我之上,在北府也颇有人望,阿翁不妨考虑一下。”

  考虑?

  考虑个屁!

  “刘牢之不行。”没有任何的商讨余地,谢安就否定了这个提议,王谧暗忖:不错,还算这个老头子有点头脑。

  “就是你了!”

  “你是我的贤婿,北府不交给你,难道要交给外人?”

  这就是刘牢之这类人的可悲之处了,东晋末年世家之间拉帮结伙是常态,自己人和外人,几乎是泾渭分明的。

  有亲缘关系的,不用说,当然是自己人,实在不行,像王谧一样以姻亲关系巩固的亲人也是可以的。

  在亲缘关系以外,就是同样出自世家的子弟了,这些人也是可以信任的,因为他们熟悉同一套行事准则,并且愿意遵从。

  大家都按照同一套标准做事,这在世家把持的晋末朝廷尤为重要。

  历史上,宋武帝刘裕能够异军突起,正是因为他抓住了时机,成功打破了这种世家的行事准则。

  在这些人之外,才能是刘裕、刘牢之这一类白身将军,但凡世家子弟里有一个可堪大用的,他们也不会想起圈外人。

  此刻,远在京口的刘牢之若是听到了谢安的这些话,不必犹豫了,他一定会立刻投靠天师道,投靠孙泰。

  “可是,刘将军在北府已经带兵多年,如果小婿贸然接替谢将军的职位,他能服气吗?”

  “恐怕也不能服众。”

  这不是谦虚,这是摆在眼前的实际情况。

  这些问题不解决,他到了北府也只能惹更多的祸端。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时候把王谧这样的世家子弟,谢家的新女婿放到北府,就是为了压制刘牢之的。

  确切的说,谢安这样做,确实是出于无计可施也是对王谧的信任,却也正在把他往火坑里推。

  刘牢之可不是个心眼宽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甚至还比不上经常溜号的桓冲。

  桓冲虽然不负责任,但他对自己的能力早有一个精准的判断,他知道自己不行,所以也不介意别人对他的成见。

  可是,刘牢之完全不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