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3章 城墙被毁,最后一关!_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

  汉人不欢迎他们,他们就站在大街上等着受死吧!

  如果这些四散奔逃的士兵,当真找不到能够躲避的建筑物的话,他们还真的只能站在街上等死。

  乡民的话,没有半点虚假。

  要想了解这一点,那就要从古代建城的理念说起了。

  古代的城市,就算是规模再大,人口再多,它的构造也依然是相对简单的,完全无法和现代钢筋水泥组成大都市相提并论。

  那么在这样的土木结构筑成的城市之中,防御的重点,除了城门和城墙,街市上也不能放松。

  同样也有一些加强防卫的手段,除了警戒用的望楼,还有各种加固的土坡、硬楼、软楼都可以达到继续战斗的目的。

  一些城池靠近名山大川,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的将这些山川当成是防御的重点。

  在山峰和水域沿岸占据有利的位置,设立堡垒,岗哨,城下的威胁便一览无余。

  除却这些手段,还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建城理念,便是:门与门不能相对,路路不能相通。

  门门不相对的原因,大致就是你进了瓮城的门,也休想轻而易举的跨进正经的城门。

  而路路不相通呢?

  说的就是城市里的道路了,古代的城市一般都是遵循《周礼》中的原则修建,即便是有些自我创新,大方向上还是不会变的。

  本来古代城市道路讲究的就是道路平直,呈格式化延展,当你从城上向下俯瞰的时候,最好可以看出城市整齐分割的条条框框。

  但是,正是因为道路都是笔直的,也给城市的防守带来了一些困难,当敌军冲入城市,很容易就直接从北城门直达南城门,席卷全城。

  城中的士兵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几乎就只能等着束手就擒。

  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让城内士兵也能够继续抵抗,甚至逆风翻盘,把入侵者打出城去,聪明的先人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他们把每条笔直的道路都交错呈现,务必让你从这条路无法直达到那条路,尤其是靠近城门附近的道路,更是不可能南北东西贯通。

  依靠着这样的设计,便可以延缓城市被攻占的时间,让士兵们能够组织巷战,继续抗击。

  话题回到南阳城,一旦城中的百姓都不肯给秦兵们保护,一旦晋军进城,秦兵再想逃命,面对着相互不相通的道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他们说不定会很快被晋军击杀、抓获。

  然而,关门闭户的百姓们,他们难道就不害怕秦兵吗?

  人人都知晓秦兵凶残,杀人不眨眼,古代的那些门户,全都是土木结构,手持利器,力大无穷的秦兵们,想要破门而入实在是太容易了。

  一旦他们发现城中的百姓竟敢忤逆他们,以他们残暴的个性,必定会大开杀戒!

  然而,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了,那种想象中的危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