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75章 对症下药_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财,毕竟能够通过大王初步筛选的人还是很少的。

  就算其中有些长了歪心眼子的也不必担心,从外表上来看,绝对看起来还都是很有能力的。

  买入不亏。

  至于其他的一些人,其用途就更加明确了,不过就是凑人头的,壮一个声势。

  要让外界看起来,投奔大王的人是那么的多,大王全都慷慨的接受了,并且给予了很好的待遇。

  这也是他邀买人心的一种方式。

  看吧!

  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人,有些甚至还是建康城里有名的宵小儿也被琅琊王接收了。

  其他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但凡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冲啊!

  如此一来,投奔王谧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大家的顾虑也会越来越少,至于将来,这些人会不会都派上用场,那是以后的事。

  现在还不需要过多的考虑。

  然而,除去这些人,能够真正为王谧办事,同他出生入死的人又在哪里?

  不是这些人,他们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个互信,也没有那份基础,只在北府!

  是的!

  虽然桓氏一族的人也很好,在朝廷上有根基,能力也还说得过去,但是,从情感上来说,王谧对他们的信任还是寥寥。

  若论能够委以重任,还是要看北府的那一帮兄弟们!

  当然了,现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刘穆之,有他一个,就抵五个了,基本的构架是有了。

  还有朝堂上现有的那些人马,也都是可以安排差事的,他们这些人,除了郗恢那样的死硬分子以外,其他的人,最多也就是对王谧登上大位超出同伴有些不满而已。

  但是,只要是名分定下来,他们各自又有了差事,也就会认认真真的做事,不会闹什么矛盾的。

  除此之外,这些人马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基本上还是出自一些体体面面的旧家族。

  虽然不见得都是顶级世家,但一般来讲也都是有点家底,有点人望的,这在魏晋时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就比如,徐羡之这样的,如果不是他的家族在荆州也属于望族,桓老爷子才不会推荐他呢!

  这个年代能够在朝堂上站的久,站的稳的,基本上都是要有点家族背景的。

  除非是武将,那是要拼命的,要真刀真枪,动真格的。

  只讲究那些出身、门第、家族渊源就不够使了,战场上的事情,战场说了算,谁能在战场上存活下来,并且打漂亮仗,谁就有资格站在朝堂之上。

  这种事,只是依靠内斗,是不行的,都要拿出真本事来的。

  尤其是现在,眼看就要建立一个新的朝代了,北伐在即,不拿出点真本事来,还想挤进名将的队伍里和大家一起混饭吃?

  可能吗?

  不服气的,就来和刘寄奴、檀凭之手里的枪招呼两下,问问他们同不同意?

  与武将相反的是,文臣一般就是个混圈子的差事。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