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五章 知府之子_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乱视听,干扰本县令断桉,罪加一等,当施以黥刑!”

  “来人!”

  “将周舍给我带下去,立刻行刑!”

  “是!”

  两名衙役当即将周舍拖了下去。

  “不!”

  “县尊大人,你不能这样……”

  周舍闻言,也是面色大变,看向华阳县令,似乎想要挣扎。

  要知道。

  光是发配流放还好,只要有钱,上下打点一番,他周舍照样还是那个周大官人。

  可黥刑就不一样了。

  所谓的黥刑,又名墨刑,黵刑,刺字。

  上古的五刑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

  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修订《大清律例》时才被彻底废除,前后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

  是封建社会刑罚制度中的正刑;

  在汉文帝废肉刑之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黥刑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被废除。

  《诸界第一因》

  而成为国家刑罚制度之外的一种私刑,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和喜怒可以随意使用。

  到了五代后晋天福年间之后。

  黥刑又正式成为封建社会刑罚制度中的一种附加刑,直至清末被废除,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北宋时,黥面之刑一律改用针刺,因而又称为黥刺。

  犯人的罪状不同,刺的位置及所刺的字样排列的形状也有区别。

  凡是盗窃罪,要刺在耳朵后面。

  徒罪和流罪要刺在面颊上或额角,所刺的字排列成一个方块。

  若为杖罪,所刺的字排列为圆形。

  凡是犯有重罪必须发配远恶军州的牢城营者,都要黥面,当时称为刺配。

  北宋名臣狄青年轻时也曾被刺配。

  后来贵显,仍保留着刺的印记,不愿除掉它。

  直到南宋时,刺配的做法都是常见的。

  而周舍这般。

  一旦被刺配,便是一生的污点!

  他还怎么凭着这张脸去哄骗那些涉世未深的女子,然后骗光她们的钱财?

  不过可惜。

  直到周舍被带走之时,都是无人理会。

  “法海大师,不知我这样处置,您可还满意?”

  那边在解决了周舍之后,县令也是看向了江晨,略带恭敬和讨好的问道。

  “县尊大人,贫僧不过是方外之人。”

  “此事就算要问,也该问当事人盼儿姑娘的意见才是……”

  “对对,法海大师说的是!”

  县令闻言,也是如梦初醒般看向一旁的赵盼儿。

  “盼儿姑娘,你觉得……”

  “县尊大人秉公办桉,民女心服口服,并无任何异议。”

  赵盼儿也不笨。

  自然是明白这一次她能够从容脱身,甚至县令这般配合,都是看在江晨的面子上。

  自然不会做出狐假虎威的事情。

  “盼儿姑娘果然深明大义。”

  听到这话,县令心中也是默默地松了口气。

  至于江晨。

  在解决了这件事情之后。

  也是从赵盼儿口中,得知了对方要去京城向欧阳旭讨一个公道的事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