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八十二章 惹谁别惹靖海侯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点位上倾泻炮火。

  使用炮火为攻城打开通路,南粤军也好,宁远军也罢,几次在辽东的小规模攻城上已经有了心得。

  先用大炮攻击,诱使城上炮火现身反击。之后以更多的大炮打掉这些守城火炮。取消了敌军大炮发言权之后,便是开始为攻城的部队打开通道了。

  明代的城墙。大多是在夯土墙上包砖。一颗实心炮弹过去,便是砖石乱飞,第二颗炮弹过去,那些黄土夯筑的城墙便是一个缺口。

  吴三桂部下的屯田兵们,将一架架云梯从队伍的后方搬运过来,在炮队的阵地后面列队等候。借助着这个短暂的空当,这些来自胶东、东营等处的彪悍士兵么,互相检点着身上的装备,看看是不是有哪里不曾拴束好。

  稍稍靠后一些。吴三桂正在一眨不眨的看着自己的炮队和水师陆营的炮手们一起向城头倾泻火药和炮弹。

  对于辽阳城的围攻,两位将帅深谙攻城不如诈城的招数。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打不如吓。让那些城中军民在明军的巨大压力面前心理崩溃,弃城而逃,岂不是更好?为此,吴三桂和施郎二人将所有的火炮都集中在辽阳的南门。至于说东门和北门只留下少数部队监视,至于说西门,连监视的人都没有放。为的便是让城中军民可以放心的向沈阳方向逃走。

  这样的战术,便是围三缺一。虚留生路暗设口袋。在狩猎场上,猎人们将这种招数。称为打起。便是将野兽惊扰起来,在运动之中将它们一一猎获。

  手中端着一个大铜碗,里面满是热气腾腾的肉汤,一面与士卒一道喝着肉汤抵御寒冷,吴三桂一面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看着自家火炮在那些炮手们手中的操演。

  在不惜工本的李华梅调教之下,宁远军的炮手们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炮手的技术水平已经和水师陆营的相差不远。不过。差距的部分恰好在于测距和指挥等最要命的方面。

  以大佛郎机为例,装填了同样十磅弹丸的子铳原先宁远军的炮手,大部分只能一分钟打个一炮,准头还不好说。可是如今却是二十秒便可以发射一次。而水师陆营的炮手,却连二十秒钟都不要。他们开炮,再装填子铳,又开炮,又准又狠。娴熟的火炮操作动作,早已让吴三桂部下们叹为观止,原来火炮还可以这样打。

  他们给宁远镇的炮手们很好的上了一课,完美地阐述了什么叫弹雨,什么叫快速与准确的完美结合,什么才是经典炮击。

  暴风骤雨般的炮弹倾泻地辽阳南门城墙上,正在火炮的最佳射程距离之内,炮手们的精度惊人,几个宁远军的炮手甚至将八磅炮直接瞄准,把炮弹砸在了方才炮弹弹着点的二尺距离内,顿时兴奋的狂吼不已。

  呼啸着飞上城头的炮弹,砸得城上烟雾弥漫,断肢残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