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75章 炮火聚歼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75章炮火聚歼

  日军不再进行无用猪突式进攻,改变了战术像不露头的耗子一样,在阵地上的土工坑道和掩体间四处乱窜。

  这种尽可能避免自己被直瞄火力打击,限制了红军优势火力发挥的战术,确实给领袖军攻击部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直接派坦克向着阵地纵深冲锋还不行,考虑到日军的疯批的作战风格,把坦克顶到日军步兵脸上势必会承受数倍、乃至十数倍于眼下的坦克损失。

  不在乎大头兵性命的日军只在乎能不能摧毁坦克,一旦有摧毁坦克的机会摆在日军眼前,各种不要命的自杀式攻击必然是可以预料到的。

  但若是不用坦克冲锋,继续进行步兵清扫战壕与土工掩体的战斗。

  得到的重火力支援有所减弱、遭到了限制的步兵部队,又得面临无处不在、已经化整为零的日军步兵那连续不断,不计伤亡的小股进攻与伏击。

  领袖军攻击部队的步兵伤亡会因此陡然增加,这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只要领袖军攻击部队还采用不变的战术战法继续进攻,那势必就将面临这么种情况,这便是日军基于自己现有的作战经验做出的有效战术调整。

  所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对手,哪怕是整体作战素质和装备水平,与领袖军差了几乎一整个马里亚纳大海沟的三位数番号关东军师团,也是会在战斗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学习进步的。

  没有数量足够且管用好使的优质技术装备,没别的办法的日军只能在战术层面做文章、下功夫。

  老实说能在此种情况下想出这种应对办法,在物质条件没有增强的情况下,仅靠战术调整就拉大领袖军攻击部队的伤亡,这对日军而言已经算相当难得的了。

  只是难得归难得,长脑子归长脑子。

  日军所要面对的,终归不止是眼前领袖军攻击部队的装备体系。

  除了“步兵在前、装甲压阵”这种成熟战术,领袖军攻击部队还有别的强化手段可用,已经开到战线前的TOS-1A火箭突击坦克便是解决之道。

  TOS-1A在领袖军的整个装备体系里所起到的最大作用,莫过于是把军一级的炮火覆盖的远程曲射火力,转换成了视距内拥有相对可靠精度的中近程打击。

  不但大幅缩短了炮兵作战的OODA循环,有用更快的炮火打击时敏性。

  同时在这个炮火精度不咋地,大规模重炮开火极易误伤友军的年代。通过视距内打击的方式,相对提高了炮火打击精度、减小了误差范围,使得大规模火力覆盖误伤友军的几率大幅减小。

  拿接地气的话简单来说,什么叫大炮上刺刀?把TOS-1A开到日军脸上轰,这就叫。

  丝毫不亚于军一级野战炮兵集群直接覆盖的猛烈火力快速袭来,从开火到爆炸的间隔时间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