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06章 德佬看不懂,但德佬大受震撼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06章德佬看不懂,但德佬大受震撼

  德军从街边小屋里发射的反坦克导弹,精确击中了警卫连的IS7重型坦克,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击中目标是一回事儿,击毁目标又是另一回事儿,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就算发射这枚反坦克导弹的德军反坦克手潜意识里认为其“存在”也是白费力气。

  一发糊上来直接正中目标的反坦克导弹,径直打在了最外层附加复合装甲板的中心位置。

  内置的战斗部装药在压电引信作用下迅速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一串炽热的金属射流、被聚能射出。

  得说这威力确实完全足以击穿那块略显单薄的复合装甲,甚至将复合装甲下面垫着的底板均质钢装甲一并击穿也没问题。

  但.然后呢?

  把复合装甲板连带着均质钢装甲底板一起击穿就万事大吉,代表能够击毁IS7的履带、完成“断腿大业”了?结果显然不是这样的,甚至可以说与德军事先期望的目标完全是背道而驰。

  射穿了两块装甲板的金属射流在从击穿孔洞中涌出时,其剩余的化学能破甲威力已经被严重削弱、聚能的金属射流在破甲过程中也已经被分散,变得不再是那么尖头的一条直线而是有点近似伞花一般,仅剩的最后一点破甲威力已基本不成样子。

  更重要的是,替代了履带前端挡泥板的新型防护装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并不是和履带板紧挨着的。因为要留出一些空间供泥浆飞溅、不至于给糊死的关系,所以保留一定的预留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也就是这么一块供泥浆飞溅再跌落的有限空间,此时此刻却间接发挥了“间隙装甲”的作用。

  从均质钢装甲底板中汹涌喷出的金属射流,在这一段预留空间的前进飞行过程中被进一步分散弱化。

  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剩余破甲深度本就所剩无几,还被“间隙装甲”给又削了一刀的金属射流实际接触到履带板上的时候,那都不能叫尝试“钻破”履带,而是直接朝着履带上“喷火”了。

  作为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中史无前例的超强存在,原型设计质量高达70吨重,且还安装了一台鱼雷艇发动机有着超强马力、可纵情飞奔的IS7重型坦克,对行走装置的强度需求近乎苛刻变态。

  要驱动这么重的巨无霸以60公里每小时的公路急速在铺装路面上飞驰,过去以往任何一款斯大林重型坦克的行走装置设计都不能拿来直接套用。

  不止是增强设计悬挂系统,重新设计的强化型履带板也比任何一款前代斯大林重型坦克更宽、更厚、用料更足,只有这样才能在以插销连接、组合成整条履带之后,可靠地驱动起这台设计吨位70吨的钢铁巨兽。

  这当然也带了一些间接性的好处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