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六章 不好回答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在社会中形成的,但它们按照客观事实的全部力量而运转,并在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时空观念作为社会变化过程中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被争论,不管这变化是从外部添加的,如在帝国主义的统治,还是从内部产生的,如环保主义者和决策的经济标准之间的冲突……。”

  大卫·哈维前天到达首都国际机场,昨天休息一上午倒倒时差,下午便在社科院参加了魏奇峰主持的学术座谈会。

  今天是大卫·哈维访华行程的第二站,上午跟北大的老师开了一场小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研讨会,下午给北大的师生举办一场个人讲座。

  这几天傅松以大卫·哈维的临时翻译一直全程陪同,倒不是说社科院或者北大缺少懂英语的翻译,而是大卫·哈维的研究方向涵盖马克思主义和地理学,很多专业名词一般的英文翻译还真翻译不出,就算能翻译出来,也不准确,很容易造成误解。

  讲座持续将近两个小时,期间大卫·哈维没有休息一分钟,一气呵成,充分展现了他娴熟的演讲能力和技巧。

  主持人作完总结后,便到了讲座的答问环节。

  “哈维先生,您对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在第二国际时期,特别是苏东教条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唯物史观逻辑基本上是线性时间观,这种观点影响很大。但我觉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仅仅是线性的时间,而是作为“关系总和”的生产,这里面已经包含了空间的定位,即马克思的历史概念已经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因此,您将地理空间概念引入历史唯物主义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依我看,您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中使用的地理概念,并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科学的地理学概念,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准确?如果是,那您能否解释一下,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中的地理学概念的内涵?”

  第一个提问的人是北大哲学系的一位青年老师,提的问题很有水平,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大卫·哈维刚才趁着空闲补充了点水分,这时候放下水杯,认真地听傅松翻译完,朝那位老师点头致意:“非常感谢您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当代地理学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地理概念已经是资本在空间中的布展和构形。我一直特别强调构形概念,认为新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一种关系性的类存在论。类存在,也就是共同存在的空间感,以及辩证法,或者叫关系构形的辩证法……。”

  “哈维先生,我想提出的问题是,您是否意识到海德格尔对关系存在论的超越?因为马克思和广松涉都是“关系存在论”,但海德格尔对关系存在论提出了超越,提出“关涉存在论”,或者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