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蛙跳战略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傅松和郭凡声一起吃完早饭,然后来到昨天的会议室。

  昨天的会议把最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讨论完,今天需要讨论的是比较具体的问题。

  首先摆在大家面前的是方竞存去年年底做的啤酒市场调研报告。

  “内地啤酒工业经过了80年代稳步发展的历程,进入90年代后,无论是产量、质量还是品种,相对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均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大家翻阅报告的同时,方竞存通过投影做更详细的介绍。

  “在产量上,1979年内地年产啤酒仅52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年产啤酒已超过1000万吨,预计今年将超过1200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啤酒生产国。

  特别是1987年以来,内地啤酒产量的增长速度年均超过20%,市场销售也连年增长……。”

  “随着内地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散装、桶装啤酒销售势头将呈下降趋势,易拉罐啤酒销售缓慢增长,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产量最大、销量最大的瓶装啤酒竞争最为激烈……。”

  “从消费季节上看,啤酒已由过去的夏季消费转为四季消费……。”

  “除城市外,农村消费市场也在逐年扩大……。”

  “从地域分布上看,啤酒消费市场最活跃的几个区域是首都周边地区、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四川,这几个地方首先是人口密集,其次经济较为发达……。”

  “从啤酒品牌上看,内地啤酒市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有:青岛啤酒、bj啤酒、五星啤酒、豪门啤酒,这几个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较高;

  包括我们集团沐城啤酒、呼伦贝er啤酒等在内的地方啤酒品牌,影响力大多局限在产地周边。”

  “外资,主要是中外合资啤酒,如中德啤酒、中瑞啤酒、蓝带啤酒等品牌占领市场的势头越来越大。

  因为目前世界啤酒工业产能过剩,并且垄断公司占统治地位,而中国啤酒发展却是一枝独秀,潜力巨大,国际上那些跨国啤酒公司不可能、也不敢放弃内地如此巨大的市场。

  跟国内绝大部分啤酒企业相比,外资啤酒企业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一点尤为值得警惕。”

  讲完了内地啤酒行业的现状,方竞存紧接着总结了啤酒工业存在的问题。

  “消费量尚低,但发展潜力巨大。从总产量而言,我国已是啤酒生产大国,仅次于美国,但以人均来说,每人只有10升多一点,不及世界平均消费量的一半,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例如,德国人均啤酒消费量148升,丹麦144升,奥地利125升,连最不爱喝啤酒的意大利人,每人每年也能喝28升的啤酒。

  按照近年来内地啤酒生产和消费的增长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年后中国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