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章 无法下决心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附近,离成都一个小时的车程。83年之前归成都管,现在归德阳管。”

  “原来是德阳下的一个县啊。”一说德阳,傅松马上就知道什邡的大体位置了,德阳在成都东北,那什邡肯定不会跑到成都南面去,“蓝剑啤酒厂,没听说过啊。”

  方竞存道:“蓝剑啤酒厂前身是四川国营什邡啤酒厂,固定资产一个亿,年生产能力10万吨,蓝剑啤酒在四川还是非常有名的,产量和销量都是四川第一。”

  “四川是人口第一大省,如果没记错的话,现在四川人口应该超过了一亿两千万,市场很大。”傅松点点头,随即好奇道:“你怎么突然对内地的啤酒市场有兴趣?”

  方竞存道:“啤酒行业是典型的快消行业,主要通过较大规模的市场量来获得利润和实现价值。同时,啤酒行业也又是市场导向行业,对市场规模效应的要求非常高。

  集团现在在沐城、内蒙设有啤酒生产基地,一个在东,一个在北,但都偏北方,在东南沿海以及西部地区还缺乏布局,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提前做些准备。”

  “你这段时间都考察了哪些地方?”傅松对方竞存的分析是比较认可的,但认可归认可,最后怎么做还是需要通盘考虑。

  “珠三角、福建、浙江、上海,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甘肃,然后就是四川了。”

  傅松惊讶道:“我的天,你这小半年差不多把大半个中国跑遍了啊。”

  方竞存苦笑道:“差不多吧。内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啤酒厂,甚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每个县都有啤酒厂,而每个啤酒厂的产品又各有特色,而且市场严重割裂。所以考察的时候,我不是以地区进行的,而是以啤酒企业的势力范围来考察。”

  傅松感慨道:“地方保护主义是啤酒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

  方竞存赞同道:“确实如此。所以如果远景集团的啤酒业务想要做大做强,最好的方式就是借鸡生蛋,用别人的啤酒厂来生产我们的啤酒。这样一来,就业和利税都留在了当地,地方政府也就不会反对。”

  傅松不禁陷入了沉思。

  未来几年国内的啤酒行业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远景集团的啤酒业务当然可以偏居沐城一隅,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知道隔壁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青岛啤酒。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既是傅松的想法,恐怕也是青啤的想法。

  如果没记错的话,明年青岛啤酒将会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有了充足的现金后,青岛啤酒肯定会向外扩张,而沐城啤酒将首当其冲。

  在国内,啤酒行业的竞争有且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打价格战。

  傅松一点都不想打价格战,但打不打价格战并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的,如果竞争对手打价格战,为了保住市场,他也只能而且必须选择跟进。

  打价格战肯定会导致亏损,而亏损多少,关键在于成本。

  这就涉及到方竞存刚才说的规模效应,规模越大、产量越高、销量越高的啤酒厂,单位平均成本就越低,就更打得起价格战。

  问题就是,如果要在啤酒行业发力,短期内就必须投入大笔资金,收购、兼并、入股各地的啤酒厂,完善市场布局。

  最重要的是,一旦开战,除非成为老大,或者几家形成一个脆弱的平衡,否则就会陷入军备竞赛,战争什么时候结束都是不确定的。

  投入这么多资源,盈利却遥遥无期,傅松实在下定不了决心。

  “有什么资料吗?”傅松最后还是打算再仔细想想,不急着做决定。

  方竞存连忙道:“有,每到一地考察结束,都有调研报告,这次我都带过来了,再给我一个星期,我会拿出来最终的市场分析报告。”

  “好,过会儿把资料送过来,我看完了再说。”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