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六章 后宫之主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县),玉真公主被赶回玉真观。杨亦蝉这才恢复自由之身,以杨婕妤的身份操持兴庆宫。

  ……

  看完张皇后的密信,尹凤蓝陷入沉思。

  她千算万算,也没想到白复这个来自巴蜀的寒门子弟,竟然能出将入相!

  早知如此,自己又何必花这么大心思布局。自己费尽心思拆散白复和杨亦蝉,却替青鸾公主做嫁衣,便宜了白复这小子。

  张皇后的意思,是让杨亦蝉伺机接近白复,与白复重修旧好。借助白复,拿下军权,为日后拥立定王李侗登基,获得大唐军界的支持。

  尹凤蓝却另有心思,现在还不是让杨亦蝉与白复重修旧好的时候,她还有件更重要事需要杨亦蝉去做。

  这件事倘若办成了,她将改写大唐的命运!

  ……

  白复拜相后的第一次朝会,正是每月初一、十五举行的朔望朝,在宣政殿上朝。

  按照礼部定下的规矩,白复换下武将战袍,改穿大团花的绫罗紫袍,束金玉饰腰带。

  晨星隐没,雄鸡报晓,白复带着侍从,策马行走在拂晓前昏暗的大街上。

  穿过望仙门,来到望仙桥。望仙桥亦称为下马桥。到了这里,百官必须下马,步行至昭训门。昭训门这里是大明宫的第一道宫墙。白复平日办公的公廨金吾卫杖院就在昭训门的西面。

  穿过昭训门,就算正式进入大明宫。向北步行百步,便来到含耀门,这是大明宫的第二道宫墙。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弘文馆、侍制院、国史馆就在第二道宫墙内。

  中书省和门下省中间,从西至东,分别是月华门、宣政门和日华门,穿过这三门,便是中朝——宣政殿。朔望朝便在宣政殿举行。

  白复到得早,日华门还没有开。一群同样等着上朝的官员在日华门前踱着步,等待开门进殿。

  此时,天还没大亮,光线朦胧幽暗,要不注意,还不大容易看清人脸。

  两名内侍宦官来到白复的马前,躬身一礼,道:“是白大人吧,您这边请。”

  从白复拜相之后,白复的画像就传遍了内侍省。让每一名宦官和宫女都铭记白复的长相,以便更好地服侍。

  这两名宦官是专门伺候白复的,早已在日华门等候多时。见到白复出现,赶忙迎了上来。

  白复曾为左千牛卫中郎将,也算经常出入大明宫。被宦官如此贴心照顾,也算是第一遭。

  白复不由感慨,怪不得大家都愿意当官。当了官,更要想尽法子当大官。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两名宦官打着一对红灯笼在前面带路,把白复带到日华门旁的一个小庭院。

  这个小庭院名为“集贤斋”,是早朝前官员用膳的地方。

  小庭院干净整洁,院内有十数张胡榻,桌桉上摆着碗快。数十名宦官脚步轻盈、忙前忙后,给就坐的官员端茶倒水,盛装糕点、饭食。

  这个庭院虽小,却是天下官员神往之地。能在这里用早膳的,都得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普通官吏只能在上朝的路上,在马背上凑合吃两口。

  这一点点特权,就拉开了重臣与朝臣的区别。庭院门槛虽浅,绝大部分官员一辈子也踏不进来。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