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三章 黯然销魂_蜀山悬剑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门身上搜出来的,对川帮和唐门极有价值。

  张芬收下了武侯神策等物,却将黄金面具还给了白复。张芬笑道:“我来时,帮主自有吩咐。他说你屡获机缘,可见自有天意。黄金面具既然是远古巴王随葬的两大护身法器,定非凡品。

  留在你这里,才能勘破其中奥妙,发挥无上法力。”

  姜隐农对白复的信心和厚爱,让白复备受感动。

  忙完公务,两人摆开酒宴,絮叨家常,彻夜长谈,对酒当歌,好不畅快。

  翌日一早,白复跟张芬等川帮弟子依依道别后,动身启程。

  ……

  白复座船再次驶过夔门,看着崖顶上若隐若现的黄金洞,白复心生感慨,也不知锁在船棺里的远古巴王现在如何,封印牢不牢固?会不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再次破棺而出,出来作乱。

  白复心念一动,将象鼻巨人的黄金面具取出,看来看去,也没见任何异常。白复暗道:“这次恐怕要辜负姜伯伯的厚爱了。”

  ……

  不一日,白复座船行至巫峡。

  巫峡绮丽幽深,以风光迤逦著称天下。它峡长谷深,峭壁屏列,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江流曲折,百转千回。

  船行峡中,时而屏山当前,石塞疑无路;忽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天,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宛如一条迂回曲折、清幽峭丽的画廊。

  有诗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白复站在甲板,如临仙境,心醉神迷。

  阮舟行手指群山,道:“白少侠,峡谷两岸就是著名的巫山十二峰,由西向东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六峰。

  南岸也有六峰,因为净坛、起云、上升三峰并不临江,所以从江中望去,仅能看见飞凤、翠屏、聚鹤三峰。

  这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著名,峰上有一挺拔俏丽的石柱,形似亭亭玉立的少女。传说神女乃是西王母幼女瑶姬,过巫山时,见洪水肆虐,于是助大禹治水,斩石、疏波、决塞、导厄,以循其流。

  水患平定后,瑶姬放不下三峡百姓,为保佑此地行船平安、丰年永祈,立山望霞,日久天长,便化为神女峰。”

  神女峰故事,三峡儿女人人皆知。

  白复初时不以为然,仅把它当做当地百姓美好的愿望来听。见阮舟行讲的口沫横飞,全情投入,不忍打断。

  白复身心沐浴在烟云氤氲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突然听到大禹治水这几个字时,白复心念一动。

  青铜八鼎就是在大禹治水时,偶然发现的。可见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有不少真实的成分。以此推论,那神女瑶姬的故事也未尝不是真实的?!

  白复抬头望向神女峰,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风姿绰约的的少女。

  此时云烟缭绕峰顶,少女如同身披薄纱,手挽冠带,更显清秀隽永,飘逸出尘。那回眸而望的忧伤,象极了峨眉绝顶的雪。

  白复从怀中取出竹笛,抚摸良久。竹笛翠绿晶莹,是分别时,郦雪璇送给自己的。

  白复独立船头,衣诀纷飞,玉笛横吹,即兴而发。

  笛声婉转徘徊,一往而深。欲凌波飞渡,雪压断桥无路。

  白复一声叹息,杏花疏影里,笛声落尽。

  ……

  阮舟行不知为何,泪流满面,情难自已。临别之时,他向白复求得此曲谱,并给这首曲子取了个名字“黯然销魂”。

  ……

  数十年后,诗人元稹夜游巫峡,月凉如水,听到船老大阮氏吹奏“黯然销魂”。元稹如今日阮舟行般,潸然泪下,肝肠寸断,写下名传千古的悼亡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请收藏:https://m.860bo.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